輕率自殺不值得 - 李碧華

輕率自殺不值得 - 李碧華

有些父母對子女要求很高,形成雙方的壓力;有些人的壓力並非來自其他人,而是自我要求高到永遠達不到,不但如此,還對身邊的人一樣嚴苛──「吹毛求疵」不快樂,更是一種絕望的糾纏。
因為人(或者人生)都是不圓滿的,有缺憾的,這是殘酷又理所當然的真相,不用追尋、分析、了解,唯一可做是面對和接受,好好處理,放下自在。若不能隨遇而安,便是自苦。
以前看過大陸一則自殺新聞,一位24歲的醫學院研究生,漂亮、能幹,本來比很多人優秀,但她總覺自己不夠好,小康之家亦嫌環境欠佳,身體健康但左耳起過皰疹影響左臉神經,治療後病情好轉仍心存陰影,因而休學,自卑,心理壓力很大……最後她離家到望城某旅館,與陌生的網友相約一起燒炭自殺──「望城」成絕望墓塚,她死了,那17歲亦抑鬱尋死的廢青獲救。多輕率,值得嗎?
當然人人都會悲傷、難過、沮喪、恐懼、失落,太普遍了,誰逃得過?不如設定一個期限,在這期限(可長可短視意志力而定)之內,盡情傷痛發洩,或頹廢放空,但期滿後抹乾眼淚就要重新出發了──萬一仍覺不樂,便把心放後一年、兩年……以至十年,提早體驗「回首前塵沒啥大不了」之寬容,連最恨的人也不那麼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