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綜援兒童或掀爭議

涵蓋綜援兒童或掀爭議

【本報訊】「補少少都好過冇」,單親媽媽文女士育有三名子女,一家四口居於深水埗劏房,每月需申領約7,800元綜援金過活,雖然有租金援助,但每月開支仍捉襟見肘。

議員:諗吓諗吓又有啲漏洞

文女士扣除在財政預算案中獲發兩個月額外綜援標準金額,她一家可獲發640元派錢差額,涵蓋一名健全成年兒子(480元)及兩名年幼子女(共160元)。她指「唔識點計」,幸好差額毋須自行申請,會用作幫補食物開支。
派錢只限18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申領,但補發差額則涵蓋綜援兒童。「好多時(政府措施)就係咁多矛盾」,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預算案向有經濟需要的學生發放2,000元津貼,但派錢無份,質疑有雙重標準,擔心會引起爭議,「冇攞綜援嘅家庭可能會覺得,點解佢有我冇」。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綜援兒童獲發差額是好事,「多得一蚊得一蚊」。他指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可經自動轉賬獲發差額1,310元,雖免卻手續麻煩,但部份長者持有物業,可能在預算案中已獲差餉寬免,變相有雙重福利,擔心派錢措施越推越複雜,「諗吓諗吓又有啲漏洞」。他重申反對派錢,公帑應用於改善社會服務。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