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人體育會在鬧市低價租地並獲利,惹人非議。近日再有傳媒揭發,位處跑馬地但地租僅1,000元的紀利華木球會,其附屬餐廳獲免租經營,使用人次年達27萬人次,較木球會會員人數3,297人多逾80倍,亦比球會運動設施的使用人次多3至13倍,被質疑「妹仔大過主人婆」,或違反「不得進行商業活動」的地契條款。
球會一年分佣近600萬
球會讓飲食集團「生利集團」經營球會4個餐廳逾14年,其間毋須交租,僅向球會分佣約5%至17%,在2016至17年度銷售額高達4,779萬元,球會獲分佣金589萬元,佔球會總收入9%。跨國餐飲集團金巴斯亦曾向球會開價,每年向球會付至少800萬元作租金經營球會餐廳,但經營權終仍落入生利。
報道引述球會代表回應指,選擇餐飲服務商時有公開招標,並邀請最少3家機構投標,但擔心餐飲收入太高會違反地契「不得進行商業活動」條款。而生利提出的佣金水平「足夠球會的餐飲行政開支」,強調是諮詢會員意見後作決定。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今早回應指,私人遊樂場地契約中,容許體育設施附設餐飲設施。而當局正就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政策作諮詢,研究需否為餐飲服務類型、規模和數量設限,並從收取地價、增加開放和加強監管入手,同時確保契約都能符合約精神。
■記者羅繼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