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主題:車路士沉淪主因?】
意大利教練有很多類型,老江湖的有納比、無為而治的有安察洛堤、在有錢人手下混得很好的有文仙尼等等。但偏偏,現時身處車路士這樣一支結構複雜的球會,正是性格剛烈的干地。或許,這一段滿是衝突的僱傭關係,是時候走到盡頭。
不少人認為干地的死因是他頭上有些不太懂足球的人,負責着車路士的轉會事宜,導致尼曼查馬迪(圖)居然被賣到競爭對手,也買來了他不用的巴克里。
不論他是否與球會的人時常因買人方針而權鬥,但干地時常在傳媒面前投訴球會,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那有僱主會喜歡這樣?這可是摩連奴,一位深得油王歡心的領隊也不會做的事。而最起碼,一間球會居然讓你用一通短訊來趕走一位一季入20球的球員,你怎能說自己得不到信任?
干地認為自己是個慘情下屬,那他手下的球員又何嘗不是?干地不是「老竇」,他不會像摩連奴或高路普一般與球員打成一片,但也沒想到說棄用就棄用。就像大衛雷斯,一個無傷無病,而且實力一流的球員,就這樣被冷落,而頂上的安達斯基斯坦臣又偶爾犯錯,依舊得不到一個機會。難怪夏薩特早前就表示連左閘也不介意出任,不然,世界第三照棄可也。
文: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