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難;回來,更難。年初剛滿40歲的傅家俊(圖)日前宣佈,帶着飛蚊症與穩定下來的視網膜退化而復出,參加本月底在英國舉行的世界桌球錦標賽。目前世界排名第九的傅家俊,由於擁有足夠積分優勢,在現正進行的中國賽後勢必保持世界前16名,所以將可直入世界賽32強主賽圈。
我記得,傅家俊當日在FB宣佈視網膜退化後,身邊不少人都感到無限欷歔。其後記者會上,擠滿人的現場氣氛沉重,空氣彷彿像奶昔般凝着,讓人幾乎透不過氣。我依稀感覺到,傅家俊倒是看得頗淡然。眼疾,無人想,他活出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公子態度。至少,人前的傅家俊一直保持比賽時的poker face。
傅太太一向跟先生說,可以打球的話,就一直打下去。一個女人,帶着兩位小女,鼓勵丈夫離家出外打球,愛呀,這是愛呀。眼疾後,我沒聽說太太叫先生不要打,倒是男人四十心軟了,家庭定排在工作前。
受Marco磁場影響下,我沒感到一絲欷歔。退一步海闊天空,放下一時cue棍可能只為走更遠的路。然後,他宣佈復出。曾請來幾位教練、練球約10天但絕不夠的情況下,他宣佈世界賽復出。換轉是我的話,全球桌球迷都留意着呢,壓力呀,這是壓力呀。EQ不夠差點入QE,一向是我生命寫照。此刻,我彷彿聽到16年前亞運奪金後的傅小子跟我說的一句話:「金牌都要放下」。通通都放下,離開不難,回來不難。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