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紐大爆四畢業輪椅女生美國圓劇作夢

八方人物:紐大爆四畢業
輪椅女生美國圓劇作夢

14個月大已確診大腦麻痹,半生癱瘓,22歲潘曉晴注定有不一樣的人生。出身基層家庭,4年前憑優異成績獲尤德爵士獎學金,隻身負笈紐約讀大學攻讀比較文學,上月憑充滿成長影子的英文劇本在紐約贏得劇作家資助計劃,有機會將故事搬上舞台。3年來一直靠向親戚借貸支持女兒圓夢的潘媽媽說:「女兒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
曉晴是早產嬰,出世時體重只有兩磅半,住了兩個半月醫院。「佢細個講嘢好叻,唔覺有問題,係到一歲仍坐唔穩,先確診係大腦麻痹」。5歲那年情況每下愈況,東歪西倒坐不穩,曉晴接受長達13小時的脊椎神經切除手術,在大口環兒童醫院留醫半年,遏止了神經線不斷收縮,卻要終身與輪椅為伴。

曉晴4年前憑優異成績獲尤德爵士獎學金,負笈紐大讀比較文學。資料圖片

母︰個女畀好多驚喜我

但上天奪走了曉晴的活動能力,卻給回她聰明頭腦。潘媽媽說女兒仍是小學生時,想法已與別不同。「佢幼稚園同小學都讀特殊學校,中學轉讀主流學校,其實都係佢自己要求,話遲早都要面對個世界,不如早啲面對」。不稀罕留在保護區,曉晴是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首個輪椅學生。「佢細個學嘢已經好快,中一第一個學期就考全級第一,唔單止我,學校都嚇咗一跳」。
「由細到大,個女係畀好多驚喜我」。是驚喜也是驚嚇,包括離家千里,獨自留學美國。「佢知家庭環境唔許可,就自己申請獎學金,去外國讀書要考好多試,我哋唔識,都係佢自己報名自己溫書,我負責陪佢去試場」。家住葵芳邨,爸爸做維修,自女兒出事,潘媽媽辭去製衣工作全力照顧。三口之家,生活不是捉襟見肘,也肯定非富裕。「講行路佢唔得,但諗嘢我就跟唔上」,潘媽媽苦笑。
中六DSE,中英文也考獲5**佳績的曉晴,獲港大文學院取錄,同時獲批尤德殘疾學生海外獎學金,豁免三年學費。留學美國、走進百老匯殿堂的夢想接近了,但去,還是不去?「由細到大都擔心佢個病,做阿媽,點會放心佢走吖」。曾對女兒遠行大力反對,直至陪女兒出席頒獎禮,審批獎學金的評判告訴她女兒的心事,潘媽媽才軟化,只因不想女兒的人生留下遺憾。
以GPA爆四的佳績畢業,成為榮譽致辭生;在麻省最頂尖的劇場爭取實習機會,自薦英文劇本,在Rising Circle Theater Collective INKtank program中獲接納公演。「呢幾年係好困難,獎學金資助大半學費,每年生活費仍要近廿萬,我做維修,一年嘅收入都冇呢個數」,潘爸爸說。問親戚借錢支持女兒圓夢,只是生活不是童話,女兒若未取得工作簽證,劇本縱贏得資助獲公演,也得面對去留。「盡咗力,承擔結果就好」,撐着一個家、撐着妻女的潘爸爸說。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