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為報復美國進口鋼鋁關稅政策,宣佈昨日起向128種美國入口貨品包括豬肉、葡萄酒、水果、鋼管和導管等,增收15至25%關稅,產品總值約30億美元(234億港元)。北京政府指措施旨在捍衞國家利益,白宮暫未有回應。
中國商務部上月公佈對美進口產品加徵關稅計劃,回應華府對中國等國進口鋼鋁分別加徵25%和10%關稅的措施。財政部前晚宣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中國將停止對128種美國進口貨品履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關稅減讓義務,向美國蘋果、葡萄酒、乙醇等120種貨品增收15%關稅,另向美國急凍豬肉、廢鋁等8種貨品增收25%關稅,昨天起生效。
商務部指,美國濫用世貿容許成員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採取行動的「安全例外」條款,實則推行保護主義措施,而措施亦只針對部份國家,因此「嚴重違反」一視同仁原則,並「嚴重損害」中國利益。當局重申,向美國入口產品徵收關稅是捍衞國家利益、合乎世貿規則的正當行動,呼籲華府盡快撤銷違反世貿規則的措施,使中美貿易重回正常軌道,又認為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應透過對話和談判化解分歧。
《環時》:戰爭火花已濺出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社論則警告,美國別妄想中國不會報復或只會象徵式反擊,「西方有些人認為中國對內看似強硬,最終仍會讓步……但他們錯了」,指美國政界應早日洞悉中國永不會屈服於美國掀起的戰爭,又指「即使中美沒公開表明處於貿易戰,但戰爭的火花已開始濺出」。中國社交網站微博將對涉及關稅的美國進口貨品清單置於「熱門話題」,有用戶揚言「以後永不購買美國水果」。
美國去年向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1,560億港元)農產品,以及約11億美元(85.8億港元)豬肉製品,中國更是美國出口豬肉的第三大市場,美國農產品出口成本上漲,最受影響的相信是總統特朗普前年大選票倉。
中國長年面對美國、歐盟等貿易夥伴指控妨礙外資進入國內市場,同時向全球市場傾銷鋼鋁。為解決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除了向中國進口鋼鋁徵關稅,亦以中國竊取知識產權、強迫進入中國市場的美企技術轉移華企等理由,下令貿易代表辦公室制訂向總值約600億美元(4,680億港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的清單,並要求財政部提出新建議,限制華企在美影響國家安全的投資。
美財長擬數周內訪華交涉
貿易戰幔已開,但中美官員仍未放棄交涉,希望至少避免緊張局面升級。美國財長姆努欽據報正考慮數周內訪問北京,繼續與中國主導財金政策的副總理劉鶴談判。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中美連串給對方的威脅是「互相測試底線的遊戲過程」,「很好奇美方究竟想怎樣,以及能否忍受當中後果」。
路透社/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