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在曼谷Anantara酒店,早上準備離開房間去食早餐之際,手機響起,香港電話號碼顯示,乃勤力德來電,於是接聽,若是3字頭,就多數會拒接㗎嘞。勤力德問:「喂,唔見你返工,係唔係病咗呀,好番未呀……」急忙截住:「強哥有心,我唔係病,只係走咗嚟曼谷hea吓啫。」勤力德即刻笑咗出嚟:「哈哈,都係我老婆叻啲,佢估中你係去咗曼谷!」凡係老友都知左丁山有假期就走咗去曼谷,去日本就要計啱時間,同肥仔K一齊去先至過癮,有同伴識講日文,在日本旅行,係另外一種經驗。
剛才講,凡是香港電話,若來電顯示係3字頭,就多數唔聽,但最近撞過兩次板,就係威爾斯親王醫院與香港眼科醫院嘅電話都係3字頭,左丁山唔聽,咁就麻煩,原來醫生有事改時間,通知唔到左丁山,而左丁山矇查查唔知道,按時到醫院撲個空,浪費時間也。
Anantara即是以前曼谷之四季,即是以前之曼谷麗晶,開幕時就叫曼谷半島,改名之後,連曼谷的士司機都唔多識,在街上截的士返酒店,司機話唔「味lu」(唔識);醒起幾年前在九龍叫的士去「洲際」,司機反問:「邊一間話?」於是講「麗晶」,司機即刻有反應:「哦。」今次在曼谷重施故技,講:「拜攏靚貨試新」(拜,去的意思,攏靚,即酒店,講Four Seasons,司機唔會明,要用泰國式發音),司機立即示意上車。
品牌之值錢,在乎知名度及令人聯想起之高品質或高水平服務,好似酒店The Ritz-Carlton咁,旅客一聽就聯想起五星級高水平服務,同一個集團啫,Marriott萬豪及Westin,Sheraton就會聯想起相當唔錯,未及最高水平;Marriott Courtyard,三星企理酒店;St. Regis,嘩,好貴高檔格調噃。國際旅客上網搵酒店,睇酒店名字已估計到,期望唔會有落差或驚喜嘅嘞。故此酒店業主(多數係本土大公司,富豪,財團)多數將酒店交俾連鎖名牌負責營運,如果要獨立經營建立品牌,要好有持久力兼耐性先至得。Anantara業主送走四季,自己營運,知名度梗係差啲嘅嘞,好彩有麗晶四季打好基礎,總算有啲客源,但左丁山自1985年起住曼谷麗晶,總覺得新不如舊,如果麗晶有10分,四季有8分,依家Anantara得番7分,長此以往,恐怕會流失擁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