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業依賴內地 屢爆劏客醜聞

旅業依賴內地 屢爆劏客醜聞

【本報訊】開放自由行令本港旅遊業步向黃金期,內地來港遊客日多,但同時被批評過於依賴內地市場,也爆出多宗業界強迫旅客購物醜聞,甚至疑有旅客「被激死」。
旅遊業議會前主席胡兆英認同,本港旅遊業需要多元化,不應主力於單一市場,但受地理環境影響,香港最接近內地,「係隨手攞到嘅生意,唔會唔攞咗先」,就算不開放自由行,過往內地訪港人數亦一直上升,他直言「可能冇咗沙士,我哋升幅更加健康正常」。
2003年沙士期間,胡任香港旅行社協會主席,他回憶淘大花園爆出沙士後,旅遊業始受影響,5月訪港團全面停止,只餘下商務客來港,本港猶如死城,直至6月23日世衞將本港從疫區中除名,旅客人數才回升。他坦言,沙士對於旅遊業只影響了3個月,「但嗰幾個月捱得好辛苦,又擔心健康」,旅行社只能要求員工放假或出半糧等,及後政府推出貸款擔保計劃協助業界出糧,最終沒有旅行社因沙士倒閉。

「阿珍」惡行震驚全國

隨着內地開放自由行來港城市,本地旅遊業生意大好,但亦出現零團費問題,即以低價吸客報團,來港後強迫購物「填數」。2010年本地導遊李巧珍(圖)強迫旅客購物片段被放上網震驚全國;同年前國家乒乓球手陳佑銘來港旅遊,疑與女導遊爭執後「激死」,揭發女導遊冒充註冊導遊帶團;翌年更有導遊阿蓉與安徽旅客張勇夫婦打架而鬧上法庭。最後,政府要改革旅議會及擬成立旅遊監管局,一改部份業界歪風。
近年內地陸續開放海外簽證,中國人外遊選擇增加,內地訪港旅客在2015及16年連續錄得跌幅。惟胡估計訪港人數不會大跌,未來只有2%至3%的升跌影響,「國內有10幾億人口,香港旅遊城市地位,由內地開放前佢哋認為一生人一定要嚟玩一次,到𠵱家成為短暫旅遊目的地」。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