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北京舞劍 志在扼殺言論自由 - 盧峯

蘋論:
北京舞劍 志在扼殺言論自由 - 盧峯

從北京與建制派的部署及強烈措詞可見,今次對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先生的大批判不但針對他個人,更是要收窄香港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空間,讓香港人習慣屈從北京設定的言論底線,並為23條立法鳴鑼響道,我們絕不能讓這樣的圖謀得逞,絕不能犧牲戴耀廷的言論自由;不然,所有人的言論空間只會不斷被閹割,沒多久就要跟內地一樣為習帝復辟之類的決定鼓掌稱頌。

赴台交流變勾結境外勢力

事情從上星期末開始,特區政府突然發表聲明,對有港大教員(戴耀廷)發表香港可以考慮獨立的言論感到震驚,並予以強烈譴責,又重申「港獨」主張不符一國兩制、《基本法》對香港長遠利益。特區政府以政府名義譴責個別學者言論已是罕有,可原來好戲陸續有來,政府聲明後,先有團體到港大抗議,要求港大開除戴耀廷;再來是兩大親中政團:民建聯、工聯會發表聲明譴責戴先生的「港獨」言論。
接着高潮來了,內地負責香港事務的兩個衙門:港澳辦、中聯辦同樣發表措詞強烈的聲明,指控戴耀廷公然宣揚「港獨」又尋求境外支持以圖分裂國家,表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規管「港獨」分子與外部分裂勢力的勾結活動。
從震驚到譴責,從譴責到依法規管,批鬥戴先生的行動不斷升級,再下一步怎不是褫奪戴先生的教席甚至要把他告上「官府」呢!可是,戴先生做錯了甚麼呢?
簡單來說,戴先生沒有半點過錯。他在台灣的言行只是行使個人的言論、學術自由而已。做一下fact check,今次戴先生在台灣出席有關台灣、香港政治前途的論壇,這樣的討論有充份的學術與現實意義,香港學者、政界人士參與論壇完全是正常的學術交流,不是甚麼勾結境外勢力。要是到台灣參與有關港台前途的研討會就是勾結境外勢力,那大部份涉及港台政治、社會發展的研討會(不管在台灣、美國、歐洲舉行),香港學者都不能參與,以免被視為勾結境外勢力。這樣下來,香港還有甚麼學術自由可言。
對於戴先生的發言內容,仔細看不算新鮮,甚至比不上當年建議佔中那樣具有創意。他在論壇上提出,中國的專制政權總有一天會結束,變成一個民主國家;到時候港人也能實現民主普選,有可能實現「人民自決」,看看是否成立獨立國家或與中國其他地區組成聯邦或邦聯。

討論香港前途竟要受懲處

首先,戴先生的推論合乎歷史潮流也合乎邏輯。過去幾百年來全球基本上朝民主化的方向前進,雖然有時進三步退兩步,但民主取代專權仍是主軸,中國也不能自外於民主潮流。而當中國成為民主國家,她自然有可能像其他民主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捷克那樣按談判、公投、修憲處理內部不同地區的自治、獨立訴求。最終有的決定獨立如捷克分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蘇格蘭及魁北克省則繼續留在英國及加拿大。
戴先生的說法不過把這些歷史及事實鋪陳,不是甚麼新發現,聽在很多政治學者耳裏更是「熟口熟面」。特區政府及港澳辦拿這些「老調」大做文章搞大批判除了想借打壓戴先生收緊言論空間外還有甚麼原因呢?
更關鍵的是,戴先生只是發表意見,既沒有號召組織團體推動「港獨」,更沒有提出採取甚麼暴力或非法手段達到有關目標。既然只是一種言論及意見,透過言論與戴先生商榷、辯論就好了,有甚麼需要官方出手打壓甚至威嚇以法律追究呢?甚麼時候開始討論香港前途的言論變成非法要被威嚇懲處呢?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港澳辦發言人該好好了解香港、台灣問題的歷史。自從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以來,海內外學者就港台的地位及與內地的關係問題提出了不同的框架及模式,中華聯邦或再鬆散些的中華邦聯早已有學者提出過,不必大驚小怪。再說,中國政府透過修憲處理不同地區的管治模式早有前例,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就是修憲下才產生的,聯邦或邦聯制同樣可以透過修憲落實,不是甚麼離經叛逆的事。何況跟中共修憲讓「習帝」復辟相比,修憲設立聯邦制更合情理及歷史潮流,有甚麼理由要對戴耀廷大興問罪之師呢?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