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法」】值得再來的壽司店 - 何偉文

【生活方「法」】值得再來的壽司店 - 何偉文

【飲食籽:生活方「法」】
這不是東京的米芝蓮壽司店「Sushi Shin 鮨真」,也不是銅鑼灣的壽司店「Sushi Shin 鮨辰」,而是位於中環的壽司店「Sushi Shin 鮨慎」。雖然他們的英文店名相同,但據我了解,這三家壽司店之間是沒有絲毫關係,唔係好明白咩玩法。

我聽過這家壽司店的大名好幾次了,所以是次終於在午餐時間拜訪。我們柯打了中價的「神水」餐單,最貴的餐單叫「出水」,而入門版餐單是「和水」。老實說,這些究竟算是甚麼名字?在日文中,這些名字可能是有它的意思,但我們說廣東話的,真的摸不着頭腦。
我們當天才臨時預訂座位,幸好還有位,不過要坐貴賓室,而非壽司吧枱。套餐提供頭盤、蒸蛋、湯及12件壽司。頭盤有八爪魚、鱈魚子、鮟鱇魚肝,八爪魚煮得嫩,味道很好;鮟鱇魚肝正是當造季節,質感媲美鵝肝,但沒那麼油膩;鱈魚子味道一般,不過吃鱈魚子就是吃那質感。至於蒸蛋,就是正常,可略過不談。
壽司方面,因為我們並非坐在壽司吧枱,通常香港的日本餐廳都會一次過握好壽司再上,但這家壽司店頗為周到,會分開幾輪上不同的壽司:第一輪:甜蝦、剝皮魚、深海池魚;第二輪:池魚、帶子、春子鯛;第三輪:醬油吞拿魚、大拖羅、小肌魚;第四輪:海膽壽司和吞拿魚腩卷。所有壽司的味道一如賣相般好,唯一要抱怨的是壽司飯比較硬身。
是日最佳壽司為海膽壽司。小肌魚也很好吃,小肌魚可謂是判斷一個壽司師傅水平的最佳方法,準備工夫相當繁複,先要將魚切片、去骨、用水洗、鹽醃,再用醋沖洗(通常要前一天就開始,從而令味道更強),最後用醋醃製一段時間,至於醃製多長時間,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魚的大小、脂肪含量,甚至天氣環境等等,而一個好的壽司師傅會有一定的本能及經驗去決定。這小肌魚中的鮮味跟醋酸平衡,味道鮮美,師傅很明顯通過了這測試。北海道海膽以海藻醃製,令已經很甜美的海膽,額外增添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海藻鮮甜,是一道令我驚喜的菜式。
總而言之,這是最近我在香港去過最好的壽司店之一,雖定價頗為進取,但值得再次回來。

第一輪壽司:甜蝦、剝皮魚及深海池魚。

第二輪壽司:池魚、帶子及春子鯛。

第三輪壽司:醬油吞拿魚、大拖羅及小肌魚。

第四輪壽司:海膽壽司和吞拿魚腩卷。

Sushi Shin 鮨慎

地址:中環安蘭街18號12樓
消費:午餐每人約$680

食物:8.5/10
服務:3.8/5
環境:4/5
總分:16.3/20

Profile:何偉文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多倫多約克大學修讀政治學,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深造法律,現在香港執業。熱愛旅遊,閒時喜愛到處發掘美食,至今已嚐超過二百粒米芝蓮星。Facebook:Facebook.com/RHColumn

編輯:彭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