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於網上讀到一則新聞,甚是有趣。報道指騎士球星勒邦占士(圖)每年「投資」在自己身體上的金錢,是驚人的150萬美元(約1,170萬港元);當然,這「驚人」是相對的:普羅大眾聞之咋舌,但對於去年總收入高達8,620萬美元(福布斯公佈數字)的勒邦占士而言,是名副其實的九牛一毛。
這150萬美元怎麼算?聘用私人訓練員算基本,占士另外還把錢花在冷凍治療和高壓倉,以加速身體復元及新陳代謝;私人廚師則無論主場或作客都為他打點三餐。據悉他的飲食控制相當嚴格,基本上只跟隨營養師提供的餐單,進食有利提升運動表現的東西;我等普通人視吃為享受,但對他來說卻只像「入油」。
能打破米高佐敦的連續雙位得分場數紀錄,自有原因。或許有人會認為有錢就可任性,不過花得起是一回事,肯不肯花,又是另一回事。古去今來,幾多百年難見天才各因吸毒爛賭玩女人,或中途走失,或一閃即逝。勒邦占士十來歲就已譽滿全美,一路走來到十多年後的今天,The Chosen One能登基稱帝,除了上天的格外開恩賜與天份外,當中還有數不清的汗水和付出。
占士球迷不少,haters只怕更多。的確,當年轉會抱團幾乎得罪了全世界;不時走步、愛向球證投訴等行徑,無從辯護。上述這些,就如他一直非常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在高水平一樣,都是事實;從來不是占士球迷,但討厭歸討厭,輕輕一句就把一名運動員的努力輕輕帶過,到底不太公平。記得當年拜恩幾乎每天遭口誅筆伐,最後都能以努力打動世人;或許遲些,同樣的形容放諸占士身上同樣適用:「你可以討厭他,但無法不佩服他。」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