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風氣盛行,高中籃球聯賽(HBL)近年亦成為當地關注度極高的年度體壇盛事。香港學界精英籃球賽的男、女子組八強隊伍亦各自派出一位「種籽球員」,在三月到台灣跟當地的高中籃球健兒交流。
記者、攝影:許嘉明
一班香港小將在台灣交流期間,獲得今年台灣大專籃球聯賽(UBA)中帶領健行科技大學男籃得亞軍的劉孟竹教練指導,他更指出寶覺中學控衞冼耀星在訓練中表現出色,令自己留下較深印象:「剛剛我們在講解任何的訓練過程、跟操作的方式、甚至到最後五對五的系統走位,他都很清楚的,很快可以解讀到我們的重點是甚麼。」
返學半天上體育堂
據悉參與HBL甲組賽制的學校,其選手大多就讀「體育班」,很多只需上課半天,一天練球超過四、五個小時,而HBL甲組球隊中,就只得北一女中和永仁高中沒有設立體育班。治平高中的黃皓豪受訪時,直言每天都要練習,而他們每天只需上課半天,下午的時間都用來練球:「從下午一點練到三、四點,然後晚上七點練到九點半再練一課。打HBL的學校都差不多,會有一定的訓練量。」黃皓豪透露,自己的目標是進軍台灣職籃(SBL):「未來想往那方向去拼一次!」然而,這位治平高中射手被問到學業成績如何的時候,則尷尬笑言:「不好說,會加緊讀一下。」
其實港、台球員在身體質素及閱讀球賽的能力不相伯仲,惟港將訓練時間不足,導致基本功及體能上稍遜一籌。雖然台灣亦有不少人指出體育班並非毫無弊端,外界亦擔心這些小將假如未有能力成為職業選手的話,出路或會受到影響。不過,劉孟竹教練直言學生加入球隊除了學習球技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懂怎樣做人:「不管球隊的成績如何,大家都可以透過籃球讓小朋友體驗到甚麼叫團隊生活,學到紀律和禮貌。」
台高中生多存美國夢
大概籃球員心內都有一個「美國夢」,近年有陳盈駿、吳永盛、王律翔等寶島好手成功登陸NCAA一級戰場,但他們要征戰NCAA卻要兼顧籃球和學業,不能只做「波牛」。曾領松山高中兩奪冠軍、有「最強高中生」之稱的高國豪,去年雖獲得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提供全額獎學金,惟入學試成績差10分無緣此校,繼而轉讀馬紹爾城社區大學,一邊磨練球技一邊提升學業成績,靜候機會再挑戰N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