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援退潮 土炮補上

國援退潮 土炮補上

未能打入亞洲盃決賽周,港足亦是時候重整陣容,準備下一個大賽。預料港足會有新入籍兵和本土球員漸漸成為主力,但國援數量將會慢慢減少。
本地足球在千禧年代經歷過「冰河時期」,入場觀眾少,球員亦不足,甲組聯賽(當時頂級聯賽)曾經容許外援名額為註11出7,不少球會除了聘用外援外,亦有起用國援。國援除有一定實力外,留港兩年就可以轉為本地球員兼代表港足。今次港足大軍名單中三位國援王振鵬、徐德帥和鞠盈智,都是在2005、06年來港發展。
然而,港超聯收緊外援名額後,已少有國內球員來港發展,當陣中國援退下來時,港足國援數量只會減少。補充新血方面,就要依賴在港多年的外援與本土小將接班。東方中堅基頓及冠忠南區守衞比圖已於早前取得特區護照,將接替港隊陣內年齡偏大的入籍兵,而基奧雲尼亦正申請特區護照。大埔中場謝家強及東方中場迪高下季是來港的第七季,如他們選擇入籍將可加強港隊中場防守力,前者屆時只是26歲,如能克服傷患仍然當打。

黃威、陳俊樂勢成重心

不過,港足發展最重要當然是本土球員,黃威、陳俊樂勢成重組中場攻守重心,鄭展龍靜候上位,加上後防的徐宏傑,本土兵將逐步接班,只是前鋒、中堅及防中短期仍要依賴入籍兵。
記者:禤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