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孤單,叫守諾 - 馮睎乾

有一種孤單,叫守諾 - 馮睎乾

從前很多美德,不知甚麼時候開始,都淪為笑話了。據《莊子》、《戰國策》等書,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下相會,等了許久而女子不來,洪水暴發,尾生居然不走,抱着橋柱淹死。古人信奉一諾千金,對尾生推崇備至,現代人大概只會說他一諾黐筋。
日本人西平善二朗的故事,沒有「尾生抱柱」那麼可歌可泣,但也足夠成為Twitter熱話。數天前他在Twitter說,八年前小學畢業時,跟同學相約今年回到學校,在大樹下敘舊,結果到了三月廿四日,即約定的日子,只有他一人守諾言赴會。他心灰意冷,找了個小學生幫他拍照留念後,便苦笑着回家。這位守諾男等足八年,也算半個楊過,令人欽佩,但現代人的約定,正所謂「要決心忘記,我便記不起」,就算你壯闊胸膛,也不敵失約啊。稍感安慰的是,人間無義,網絡有情,照片上載到Twitter後,他獲得無數網友的祝福,總算是一種小確幸。
西平善二朗的故事,不禁令我想起友人阿強。很多年前,阿強出版過一本散文集《真朋實句》,當中有一篇我很喜歡,題為〈向青春說再見〉。一九八九年八月七日午夜,七個年青人坐在酒店咖啡廳中央,興高采烈地聊天,大家約定五年後同一天的午夜,同一地點再見,阿強說,當時「大家都相信自己的承諾,大家都相信未來」。
一晃眼,到了九四年八月六日晚上,阿強在家中估計明晚有多少人赴會,又猶豫是否該打電話提醒他們,心情複雜。結果他決定什麼也不做,隨緣吧。九四年八月八日零時二十五分,酒店咖啡廳的中央,就只有阿強孤零零坐着,縱使失望,內心卻異常平靜。奶茶已喝光了,就把冰塊一粒粒放進嘴中嚼起來,嘎吱嘎吱,引來侍應小姐偷望。我覺得,阿強真是個100%佛系青年──世上根本沒有緣份,只有死纏爛打,隨緣的結果,往往就是讓一切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