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統計處2014年資料,現時居港的視覺有困難人士約有174,800人,佔香港人口約2.4%,一般人睜開眼即可以看到的中環公共藝術品,對視障人士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社會設計師Rico Chan對這群視障人士念念不忘,試圖透過觸感和聽覺,為他們打開通往視覺藝術的一扇窗。
一直致力提高視障人士生活質素的社企Beyond Vision Projects(BVP)創辦人Rico Chan,最近在置地支持下在交易廣場中央大廳推出「觸感─聽覺」互動系統(TAIS)展覽,以「觸動中環」為主題,冀視障及健視人士都可一同透過作品,遊走於藝術氛圍濃厚的中環。
地標化成凸起畫作
畢業於理工設計學院的Rico是馬來西亞籍社會設計師,在港從事教育工作,11年前來港參觀日籍視障攝影師作品展後,對其無異於一般攝影師的作品深感震撼,明白除了視覺,亦可透過觸感、聲音,讓視障人士進入視覺藝術世界。Rico其後在視障人士幫助下,在大學以TAIS為題完成博士論文,畢業後憑一人之力成立BVP,希望為視障人士服務。
Rico今次以中環為題的展覽中,包括中環不同建築物、公共藝術及地標建築,如遮打爵士半身像、滙豐銀行銅獅像等。為協助視障人士了解畫作,Rico讓他們透過手指觸感,感受畫作凸起的線條,了解畫中構圖,同時透過發聲裝置旁述內容。
Rico更在視障人士協助下,創作了近20款「圖像生字」,例如用一片葉代表有樹生長的地方,長遠希望發展圖像生字字典。他指製作圖畫過程不容易,要與視障人士至少5次來回問答,才能掌握最有效的表達方式。
Rico強調展覽非單向幫助視障人士,他亦學到不少公共藝術品知識,如搜集資料時發現滙豐獅子銅像有10多個二戰彈孔,頸上亦有裂痕,這些平常人不會留意的細節,他都透過作品表達,亦令他明白只要放慢腳步,就可欣賞到平日忽略的城巿細節。
在展覽大廳中,可以見到一幅幅猶如小孩畫的自畫像掛在半空,原來全是視障人士參加「可觸摸自畫像繪畫工作坊」的畫作。
Rico多年努力初有迴響,過去展覽除吸引特首林鄭月娥、商經局長邱騰華參觀,他一個月前更收到商經局聯絡,探討將不同旅遊景點視障講解設備換成TAIS的可能性,期望令視障人士更立體感受不同景點的吸引力。
■記者林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