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骨高低不平衡,引致長短腳,因而帶出各式腰椎、背脊問題。因痛楚引起或對自己身體狀況關注者,必也曾求醫,不論中醫、西醫,定會告知:你有長短腳!
是天生構造不正常?是童年頑皮爬樹、跑山、過度跳躍跌無數,將腰間跌傷未知,人家說七老八十的腰痛,老早在初中時期已深切體會,所以面對聖羅倫士河與安大略湖之間,京士頓並千島湖冬季長期冰封,少年同學都溜冰去了,因應自己身體骨骼狀況而被告誡不可滑冰,只能坐湖邊看人家湖上如水鳥翱翔,深感難過。
比同代人平均身材略高腳略長,不表示走路需要特別快,我走得特別快,因為慢行讓我長短腳的問題明顯,走動姿勢不雅觀是其次,關鍵是慢行需要出力保平衡行得特別辛苦。
同伴像幾乎所有曾經與我同行的人,恆常發出問號:你趕時間嗎?
有需要行得那麼快?
或時負氣、亦也事實:行得慢,我會跌!行得慢,我會很醜樣!
不求旁人了解,自己份內事也無需乞憐,大半生習慣行快行慢自己至清楚,因而養成:我愛獨行。
與人相處很費心費力是不?
其實不是;不同行便共坐聊天,坐車,坐飛機,看電影,同枱吃飯,游泳,同睡……不用雙腳行路的活動多的是,有需要一定同行?
偏愛行路,是我的心理生理習慣,由我獨行,維護自尊便好。
相交相知大半輩子,最近與蘇小姐、朱同學看過老友記陳安琪用上十年時間製作我們的朋友黃仁逵紀錄片,感人至深 I've Got the Blues《水底行走的人》。
事後從ICC行那猶似永遠不達目的地佐敦道,背後看我為遷就他們而慢行,那麼多年之後看出來了:閣下扭傷了足踝?
不、是長短腳。
立即給我發資料:改善長短腳成因盆骨不平衡,可度腳訂製鞋墊以平衡脊椎。
原來她也有長短腳兼偏平足,一段長時間之前已穿戴體己鞋墊以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