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舉行的中國人大會議中,修改憲法及習近平連任兩個議題的投票結果,都可以說是近乎「完美」。如果願意接受中共那一套邏輯,就再一次可以大書特書,說是眾望所歸,可以誇耀中國共產黨繼續永遠正確,還得到全國十多億人民的一致支持擁護了。習近平彷彿成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巨人。
這一種近乎完美的投票結果,只能說是一種政治文化的墮落,或者只能說在當前的政治氣候之下,沒有人夠膽公開提出不同意見,更沒有人夠膽公開表示反對。那些名義上是全國人民選出來的人大代表,如果是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真的會如此一致嗎?就算明白這些所謂人大代表都只是共產黨信得過的自己人,也不致接近三千人都只得一個腦袋吧?那些人大代表,真的個個都只甘於當政治的侏儒嗎?
只要仍保留一點點獨立的思維及反省能力,都應該心裏明白,這一種表面上的全國一致,只是在政權機器嚴密管控下刻意搞出來的一場戲,也反映他們都不介意作偽,大家都不介意做戲。他們當中,就連一個保有點點赤子之心,有膽說穿國王身上沒有新衣的人都不再有了。
理曲氣壯地開政治倒車
這種萬馬齊瘖的局面,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對政治走向文明,對中國人講了超過一百年的推行憲政,究竟是進步還是開倒車,相信大部份人應是心裏有數的。這一種形式上的「完美」,只會在體制大有問題,只會在政治極其封閉及獨裁的國度才會出現。也只有毫無現代化意識,要以這一種「完美」來為自己壯膽的政權,才會不介意在全世界的目光下公開鬧這一類笑話。著名歷史及政治學者福山教授認為,這正好說明了中國社會始終未能培養正常的憲政觀念,可以說是一矢中的。中國在高談經濟走向全面小康及富強,或高舉要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這一面旗幟的時候,在政治行為表現出來的,不但未見有進步,更是在嚴重地倒退。最可笑的是中共的官方喉舌竟然還夠膽說,對國家領導人的任期設限已經是落伍,又說這是中國人對世界政治文明的最大貢獻。
如此明目張膽、理曲氣壯地開政治及發展的倒車,在當代中國其實早有先例。當年新中國還未建立,中共的喉舌天天說要打倒獨裁,要打倒國民黨行一黨專政的時候,毛澤東在延安卻發表了對文藝政策的講話,要文化、藝術及文學創作為黨的革命服務,因此要批判不識趣的王實味。那個時候,何嘗也不是一面倒。中共建政以後,要批判所謂「胡風集團」,又有幾多人夠膽提出異議?當時就連一些文化界的大名號,包括巴金、老舍、丁玲等等,還不是一致呼應黨國最高領導層的號召,出來向被批判的對象落井下石?到了大躍進那個階段,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要批鬥彭德懷反革命集團,包括劉少奇、周恩來等的黨政高層及全國上下,還不也是全體一致支持偉大的領導人。
如果懂得吸收歷史教訓,就應該思考一下當時因為一個「政治巨人」的「正確與偉大」,為了捍衞他那「三面紅旗」,結果帶來了所謂的「三年困難時期」,死了超過四千萬人。曾經支持過這種正確與偉大的一些人物,包括劉少奇、老舍及丁玲,他們在後來的政治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又得到了甚麼下場?他們面對過,也逃不過的一連串批鬥及迫害、甚至連性命也失去,但造成十年浩劫的條件他們難道沒有份建構嗎?
對知識分子全方位監控
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確實令不少人得到好處。中共對於知識及文化界,採取了全方位的監控及限制。劉曉波及維權律師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中共對出位的傳媒及刊物,同樣也是絕不手軟。對大專院校,一方面提供各種好處,也任由他們在教育事務之外大搞經濟創收,結果是各種學術腐敗事件層出不窮,知識文化界的獨立思考及批判精神也有漸次淪落的勢頭,有一些更絕不介意扮演政權打手的角色。香港人近幾年不時看到那些甚麼基本法權威專家及學者的嘴臉,對此可以說是早已心領神會。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一次人大會議的一致及投票結果的「完美」,難免令人憂慮不知到甚麼時候,中國人又要再一次為這種一致與「完美」付出沉重的代價。不過,在不同的領域,特別是在文化及學術界,也從來不乏少數有良心的人物。中共建政以後,馬寅初、陳寅恪、梁漱溟等知識分子,能夠堅持真理,夠膽攖黨國最高領導人的逆鱗,而且堅持到底。
今天國內學界對強權的妥協、批判精神漸次消失及廣泛存在的犬儒心態,確實令人感到憂慮,有時也難免令人感到喪氣。當中共及習近平似乎處於多年來未有過的強勢,膽敢開歷史倒車,還要得到人大代表差不多一致支持,沒有人夠膽公開表示反對的大好勢頭之下,竟然還有知識分子敢於公開表明不滿習造神打壓,發公開信聲稱「拒做犬儒」,甚至不惜辭去有機會可以安穩地分享經濟發展利益的大學教席,可以說是十分勇敢,也十分值得大家敬佩。對於仍然擁有一點點言論自由的香港人,應該記住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李沉簡教授的名字。與那些政權的御用學者及打手學者相比,他們誰會成為巨人,誰是侏儒,歷史當有公論。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