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祖傳泰式船麵 齒頰盪漾滷水香

【飲食籽】祖傳泰式船麵 齒頰盪漾滷水香

【飲食籽:心水食桌】
泰國菜不一定是呼朋喚友,叫滿一桌冬蔭功、海南雞飯或炸蝦餅。一碗滿滿河岸特色的泰式船麵,或許是一個寧靜午後給自己的小犒賞。不知從何時開始,參觀水上街市,已成為到泰國旅遊的必到景點。在河上泛舟,看着對面船家販賣各款精品小吃,甚具情趣。「好玩是好玩,以前卻是髒得很!像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市。」Charlie笑着笑着,把遊客對泰國水上街市的幻想戳破。眼前的他操着流利廣東話,從泰國移居香港良久,早已視此彈丸之地為第二個家。「吃船麵要趁熱,待河粉脹了就不是那回事了。」Charlie焦急的催促着,生怕他的祖傳滷水船麵走了樣。

祖籍泰國沿海城市羅勇的Charlie,從小跟着婆婆在水上市場打滾,每當家人在船上忙着入貨,年紀小的他在旁邊就只有吃的份兒,船麵可算是從小吃到大。Charlie解釋說:「其實所謂『船麵』,就是滷水麵,本身是隨街可見的普通麵,因為水上市場裏有人在船上賣河粉,你懂的,市場裏勞動力大,所以大家都偏好吃濃味的,滷水麵就因此變得好賣。有些遊客見狀,便買來嚐嚐,但又不知正名叫甚麼,所以叫着叫着,便稱為『船麵』。」

魚蛋、牛丸、丸子及餛飩皮等配料,每天由泰國空運到港,保證新鮮。羅勇雜錦湯河 $48

滷水汁用十五種材料 加豬骨熬三日

雖然稱為「河粉」,但泰國的河粉卻與香港茶餐廳常見的不同。Charlie續說:「泰國河粉差不多有兩隻手指般粗,原因是比較容易吸收湯汁,如果粉太幼,湯汁就會流走,吃不出滷水的香味。」 就連吃法,中泰也大有不同。「淥這種泰式粗河粉時,不會將它們全部拆散,有幾塊河粉會自己黏着。泰國人吃粗河粉時,喜歡自己將叠在一起的夾開,但港式河粉全是散開的。」說到底,吃粉麵還是湯底重要。Charlie的祖傳秘製船麵湯底,要用超過十五種材料熬煮超濃滷水汁,再加上十五斤豬骨熬製三日,過程不加味精。
別以為天下的滷水都是一樣的味道,Charlie笑言,曾經有食客指他的滷水與港式滷水不同,是假滷水,讓Charlie也大呼冤枉:「問過其他泰國朋友,大家煮滷水都是放五、六種香料,花椒、八角、桂葉等等,和我婆婆教的都是差不多,只是多幾款香料。可能泰國天氣熱,大家喜歡濃味,例如煮滷水鴨時會放豉油,色水會較深,吃得出豉油味,但滷水底大家都差不多。泰國滷水味濃醒胃,而港式滷水則清香。」

豬手飯送無添加椰子雞湯解膩

開店之初,Charlie曾因為覺得湯底不太對味,而決定延遲開舖,閉關再熬。他指,港人對花椒、八角等香料接受程度不高,故在湯底配方中稍作調整,希望能在食客喜好和地道傳統味道之間取得平衡。
就算不嗜粉麵,亦有其他飯類選擇。店內的招牌滷水豬手飯,豬手燜得腍身,入口鬆軟融化,若擔心味道太濃的話,每客飯會配送椰子雞湯解膩。幸而不是敷衍的例湯,小店強調不加味精,雞湯透出淡淡椰香,算是小店貼心的誠意。

秘製滷水豬手飯,送椰子雞湯 $42

滷水鴨肉飯,送椰子雞湯 $42

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主廚Charlie是泰國羅勇人,從小就跟着婆婆在水上市場打滾。

滷水鴨每日只有5至6隻,只供應鴨飯之用,不設例牌發售。

泰國河粉較粗,比較容易吸收湯汁,如果粉太幼,湯汁會流走,吃不出滷水香味。

Charlie指滷水配方調整過逾20次,希望能在食客喜好和地道傳統味道之間取得平衡。

羅勇泰國粉麵
尖沙嘴厚福街7號地下

採訪:黃雯娟
攝影:王國輝
編輯:彭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