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法」】會開玩笑的高級餐廳 - 何偉文

【生活方「法」】會開玩笑的高級餐廳 - 何偉文

【飲食籽:生活方「法」】
最近比較忙,沒太多時間去想試甚麼新餐廳,但我明顯知道自己想吃壽司,「飯腳」朋友訂了只有一個中文字的餐廳,我毫不猶豫就說即管試試。怎料甫進入餐廳,我第一眼見到的竟然是一個天婦羅吧,這時我才意識到這是吃天婦羅的地方,而不是壽司店…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應該先查一下它的英文店名——「Tempura Taki」。從主廚Eric跟客人的交談之間,我得知他原來曾於「稻菊」工作,因為客人都說很想念他的手勢,而Eric跟他們解釋,因為開設新餐廳所花費的時間,比他預期的要長了很多,再次感謝他們的支持。

我們坐在天婦羅吧,就在炸爐旁邊,所以可以跟大廚有更多交流機會,也可觀察他如何準備及烹飪食材,因此這通常都是首選的座位,不過當中也有點風險,我稍後會談到。我們叫了商務套餐,有前菜、刺身、天婦羅、合肴(熱菜)、食事(飯)及甜品。本來想叫行政套餐,反正只是多付$200,但師傅說行政套餐只有刺身一項有分別,會有海膽及大拖羅,既然這是天婦羅店,我就寧願吃商務套餐了。先來前菜,沒甚麼特別,侍者沒有解釋這是甚麼菜,是一片啡色的東西,直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它是甚麼。刺身質素也只是一般,有吞拿、帶子和油甘魚,不禁慶幸沒有柯打行政套餐。
商務套餐有5件天婦羅,包括花竹蝦、沙鎚魚、鮑魚、南瓜、粟米仔。整體來說,他們粉漿比例較厚,做不到輕盈的效果,其實就已經扣了很多分。天婦羅看似非常簡單,撲上麵粉,蘸上蛋漿,再放入芝麻油內炸,聽落容易,其實每個細微步驟都累積了多年的鍛煉。我在東京曾吃過由主廚早乙女哲哉親手炮製的天婦羅,才知道天婦羅的真味。在香港,一般的天婦羅就好像是把食材用油炸一下而已,但這絕對不是傳統的天婦羅。真正天婦羅是能夠嚐到食材本身的鮮甜美之外,炸物的外形也是美觀及輕盈。
花竹蝦天婦羅烹調的時間太長,做不到外層剛熟,內裏仍然保持刺身狀態的口感,有點浪費了這花竹蝦,這蝦無疑是非常新鮮的,因為當有位師傅從魚缸撈蝦時,魚缸水濺到我的臉上,其中一隻蝦甚至跳到地板上,也因此我的食物也沾滿了魚缸水。他們當然有重新換過一碟給我,這是基本的,但那位師傅竟開玩笑說證明他們的蝦很新鮮。這些玩笑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很有趣,但我想不到在中環的高級餐廳,當客人都穿着西裝時,他竟會開這玩笑。鮑魚天婦羅是做得比較好的一件,粉漿比較薄身,沒有吃炸皮的感覺,而且肉厚,煙韌彈牙,口感不錯。
合肴是腐皮豆腐湯,令我驚訝的是這湯非常美味,而不幸的是,這竟是整頓飯的亮點。至於食事,天婦羅餅飯只能說一般,餅飯上有很多小粟米,這沒問題,但我嚐不到任何甜味,我寧願他們用北海道粟米。如果以早乙女哲哉的水平來評分的話,那是會令人感到失望,不過以香港標準來說,這還可以,我會說跟稻菊類似吧。

前菜那片啡色的東西,到現在仍不知道它是甚麼。

刺身質素只是一般,有吞拿、帶子和油甘魚。

鮑魚天婦羅是做得比較好的一件。

坐在天婦羅吧的炸爐旁邊,可以跟大廚有更多交流機會。

食物:7.5/10
服務:3.5/5
環境:3.8/5
總計:14.8/20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33號The Loop 8樓
消費:午餐每人約$480

Profile:何偉文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多倫多約克大學修讀政治學,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深造法律,現在香港執業。熱愛旅遊,閒時喜愛到處發掘美食,至今已嚐超過二百粒米芝蓮星。Facebook:Facebook.com/RHColumn

編輯:彭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