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憶故友 - 沈西城

風雨憶故友 - 沈西城

風蕭蕭,春料峭,憶故友,遣寂寥。投身文字界,歷有年所,益友不多,雷坡是其一,早年入《晶報》當記者,少不更事,一日奉派機場採訪,舉機攝影,卡嚓卡嚓連拍飛機竟耗菲林三筒。事為採主所悉,戟指怒斥,上呈督印鍾平。以黃毛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不宜為記者,欲解雇之。雷坡抱拳苦求,下不為例,鍾平臉慈心軟,收回成命,雷坡遂得列報界門牆。晶報主筆陳霞子,筆名筆聊生,為嶺南健筆,詞藻縟麗,文氣磅礴,素為報業中人景仰,雷坡得附驥尾,耳濡目染,學得一手好文字,尤擅標題,堪稱絕藝。歡場爆發一夜七御事件,雷坡覓得女主角紅眉秘訪,盡吐經過,哄動報壇以外,更為金庸相中,乞陳霞子借人,一借,大江東去不回頭。雷坡出任《明報周刊》老總,以在晶報所學傾報之,事半功倍,讀者受落,銷路急升。金庸不諱言:《明周》洛陽紙貴,雷坡兄居功厥偉。《明周》名氣大,編輯部則偏處一隅,寒傖侷促,連雷坡在內,工作人員不逾六人,劉小虞主行政,臂助不小;戴振寰、鍾玲玲幫理編務,所刊文章,大多外求。我為《明周》寫稿,先主從雷坡,後跟戴振寰聯繫轉達,約每月兩篇,文字、圖片皆算上佳稿費。
八三年巨富王德輝被綁,全城關注,我因王德輝為父親徒弟,對彼未發跡前生活知之頗詳,欲撰一文誌之,雷坡拍腿叫好:「你用心寫,一切從優。」一口氣,二千來字,述相識原委。王妻小甜甜龔如心為母親易通英專同窗好友,母長十二歲,小甜甜視為姊,時相過從,幾乎每夜來訪,衣着隨便,天熱,王德輝赤膊上陣,小甜甜T恤短褲,一派閑適。文章刊出,大受歡迎。月初往領稿費,多出一大截,怕會計部錯算,電問,雷坡哈哈兩聲笑:「傻仔!加你稿費不好嗎?」我激動得說不上話來,那年代加稿費何其罕有。
工作多,酬酢夥,雷坡患上TB骨,遠赴台灣「榮總」療養,金庸擔憂,留職支薪。身在病榻心在《明周》,遙距指揮,劉、戴、鍾三英雌,每日電話匯報編務,沒有雷坡的日子,《明周》依然一枝獨秀。過不久送稿,巧遇瘦了一碼雷坡,伸手握,一別三十餘年。雨淅淅,花落又思君,敢問:天界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