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hea的話,不會郁 - 畢明

可以hea的話,不會郁 - 畢明

天才波又一世界波,有本事派錢派到天怒人怨,喊打喊到人唔叫狗都吠,才是高手之中的萬佛朝宗。一般凡人,如何想得出可以拿諾貝爾獎的劏房式派錢法,確保你萬一符合資格拿四千大洋,明明開倉派米歡樂滿東華,但從過程到結果,把勞民傷財四字發揮到至high境界,劏房波司長額頭上"Please hate me"三個大字,九里外都閃閃生輝,捨我其誰。
有網民對天才波用情甚深,響應他的召喚,不惜為其二次創作,祝他早登極樂,風頭一時無兩,絕對是政治高官的新一代網紅。
連夏蕙BB都要在面書大大力表揚:「真係多Q謝政府俾4000蚊我哋Law!房屋問題做得唔好,居屋要成10000一呎!老人福利仲慘過乞!醫療制度不知所謂。」
不過做人公道些好,政治有早餐派、Tea-party,香港有尸位素餐派,天王級人才濟濟,傑出廢柴又豈止波叔一人獨領風騷。
創新及科技局的「楊見過」局長,唯一功績是「見過Steve Jobs」(佢話),此外實難掘出此局曾為香港人如何創新過,科技如何發展過。可能做嗰行厭嗰行啦,創新二字令我神經敏感,楊局長的傑出指數,於我實在不下於波叔。香港人都慨嘆,許多年前一張八達通,叫世界旅客來到這裏,不禁真心覺得「厲害了,香港」,但自從97年9月1日這個電子收費系統推出至今,香港人的生活,又有幾多方面因科技而方便了呢?網上連電子打小人都有了啊。
去年,在巴黎看藝術表演,網上訂票成功,都不必要實體門票寄來,或要到表演場館取票了,可選擇用一個QR code,開場前票務員給我一嘟,就可以了。就像電子登機證一樣。香港呢,買今年香港藝術節的門票,所有程序手續,old school如舊。「以購票時使用的信用卡在購票通自助取票機刷卡提取門票,或親臨任何一間城市售票網售票處的售票櫃檯憑卡領取門票。郵遞及速遞服務提供至演出前七天止」,其實是old cake。進步係咩嚟㗎?食得㗎?
另一尸位素餐三大天王之一,運輸及房屋局長當之無愧。房屋那麼棘手,先按下不表,交通運輸沒有那麼多霸權了吧,有什麼利民紓困的措施呢?精彩了,冇。(好似係)說好的監管港鐵呢?
表妹離開香港回倫敦定居才兩、三年,去年回來已覺這裏萬般不便。倫敦早些年不見得比香港走前很多,但如今她一出街,用一個app輸入目的地,即有多方面的交通工具及路線選擇提示,並即時實時審視交易路面情況,計算出她用什麼方法、走哪條路前往為最佳,又需時多少,參考價值高,方便得很。這與政治無關,是民生的進步。這些科技方便,旅客來到,也是方便,不是好客之道是什麼?創新科技及運輸二局去咗邊?幫波叔派米嗎?
再講,現代城市之惡患:交通擠塞。有什麼管治新思維,急市民所急呢?唔係咪錶加價當係啩。為了減少擠塞,荷蘭政府推出了"reward for good behavior",道路上,除了罰,還有賞。‘Spits Mijden’ (avoiding rush hour)鼓勵司機繁忙時間不駕駛私家車,城市有系統憑紀錄車牌確認,夠乖不在peak hour出車,送你4歐羅,可買兩罐飲品;不驅車過橋,賞更多。都是在BBC一個節目知道的,英國正努力借鏡研究及學習,如何改善各地的交通擠塞之厭。獎勵當然不是起死回生的天靈靈地靈靈,至少情況有改進、政府有努力。
還有,鑑於近年,道路安全受手機使用的自律性嚴格影響,交通意外因司機分神用手機暴升4倍,英國便嚴格針對性加強罰則、加強公民教育。街上的人身安全,看成重中之重,交通意外有多兇殘,從這幾月的慘案,還未醒覺到嗎?
香港的局長們,有什麼建樹?全部「可以hea的話,不會郁」。
別說香港人戀英眷殖,遠的不說,至少有創意想出過「自訂車牌」,推出香港零葡萄酒稅的唐英年前司長,是真正有政績,派糖派得大方又夠爽。
別道新班子的局長凳尚未坐暖,波叔之前是發展局局長、楊局長不是新上任的,而陳帆局長接受電台訪問,指年輕人若「未能置業而想享有私人空間,可改為購買私家車,讓自己的靈魂從軀體中出來遊走一下」……對於這些天才不爆粗簡直品學兼優應該拿5個好市民獎。
據說地獄之門,童叟無拘,願為天才門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