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國務院重組,仍由李克強出任總理,但兩會開會之前,原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因嚴重違紀問題,被中紀委拉下馬,且事前未徵詢李克強意見,亦未知會,顯示出中紀委當李克強「冇到」,故此李雖然連任,但新「選出來」的副總理、國務委員,沒一個是可靠的李派,弱勢已成。幾位新貴中,韓正、孫春蘭、胡春華曾是地方大員,長期負責地方事務,應管內政,劉鶴則是習派大將,管財金。魏鳳和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受習近平(軍委會主席)領導,王毅兼任外長,相信繼續楊潔篪領導,與李克強無關,趙克志兼公安部長,王勇負責國務院黨組事務,更是向黨中央負責的。原來楊晶的位置、國務院秘書長由原財政部長肖捷升上,肖捷出身財稅部門,是技術官僚,為上任財政部長,現升任為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平穩有餘,守成或可。
這樣的佈局,充份凸顯劉鶴在以後五年必然是中國財金政策話事人(當然是在習近平庇蔭下),易綱則是中國在國際上的金融發言人,財政部長劉昆的出身背景與肖捷相若,畢業於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長期在廣東省工作,2002年出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也是技術官僚型,無國際事務經驗,由他代表中國出席G20財長會議恐怕只會「照本宣讀」,難以寄望他可以展開財長外交。
國務院內,央行行長排名比較低,況且易綱只是中央候補委員,不是中央委員級,在黨內沒甚麼話語權,他必須憑藉劉鶴的權威,才能服眾,故此看深一層,這一屆國務院的財金領導班子是比較弱的,在特朗普蓄意搞局,針對中國貿易的時刻,中國國家政府枱面上的牌子顯然缺乏國際談判經驗,至於幕後中共黨組有無更高層次的謀士,則不得而知,但能代表政府出外談判的只是劉鶴和向來地位不高的商務部長,現任商務部長鍾山曾是中國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曾任成衣企業集團總經理,具實戰經驗,但只是負責執行的人物,策略和政策還是劉鶴決定。這位66歲的大員,未來五年(或隨着習近平連任,未來更長一段時間)肩負中國經濟的千斤重擔,其為中國國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