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文台公佈今年天氣展望,預測全年有5至8個颱風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屬於正常至偏多,風季或在6月前已開始,比正常偏早,最早可在下月開始,若持續出現拉尼娜現象,熱帶氣旋數目或會增加。而今年平均溫度亦偏高,有中等機會躋身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10大最暖年份。台長岑智明強調,天文台無法控制天氣,若在尷尬時間發出暴雨警告,希望市民多多包涵。
記者︰潘柏林
岑智明提醒港人近年防災意識減低,應以史為鑑,去年颱風「天鴿」對珠三角地區影響大,若移動路徑再接近香港,有機會重演1962年溫黛襲港的強度。他指目前難以預測今年會否再發出10號風球。
或歷來10大最暖年份
但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天文台預測全年平均溫度偏高,有中等機會躋身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10大最暖年份。至於全年雨量則屬正常至偏少,估計介乎1,900至2,500毫米,他強調暴雨仍有機會出現。
天文台助理台長黎守德分析,今年的拉尼娜較弱,處於出現或不出現之間。惟呂宋以東海水溫度偏高,料較多氣旋在菲律賓生成並進入南海,但是否吹襲香港仍屬未知之數。他指去年颱風「又多又強又應」,發出5個8號風球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南海北部海水偏暖及颱風強度,加上引導氣流將颱風帶向南海北部,路徑剛好吹襲香港。他認為今年重演連發8號風球的機會相對較小。
天文台昨日開通社交媒體facebook和Instagram,以後在facebook發放紅雨、黑雨和熱帶氣旋訊號等資訊。被問到天氣預測失準或被網民「洗版」批評,岑智明指天文台可預測天氣,但不能控制天氣,加上香港特性是早上下雨,並在短時間內急速發展,有時在尷尬時間發出警告,希望市民多多包涵。他強調不希望出現虛報或「狼來了」情況,影響市民對警報系統的信心。
天文台助理台長徐傑志指,今年天文台申請800萬元撥款,在油尖旺區安裝10多個微氣候監測站,這些監測站可安裝在燈柱上,實時監測氣溫、相對濕度、氣壓、風向和風速,即時了解街道和公園等小區內的氣候狀況,希望令天氣監測更加精細,但測試期間天氣資料不會上載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