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姊弟雙劍合璧 雞煲燜出失落親情

【飲食籽】姊弟雙劍合璧 雞煲燜出失落親情

【飲食籽:心水食桌】
蔡玉星(姐姐)與蔡文星(弟弟)二人年紀相差6年,雖然是兩姊弟,但他們分別在香港和大陸成長,甚少接觸,「起碼三四年才見一次,關係只是知道對方的存在。」姐姐於15年前在筲箕灣經營餐廳,起初主力賣兩餸飯,後來因緣際會下改賣雞煲,雖然生意不錯,但工作比從前繁複,不少人都因過於辛勞而離開餐廳,請人困難,令姐姐甚麼都要一手一腳包辦。就在此時,弟弟主動提出來港協助姐姐,「自己姐姐,能幫上甚麼就幫助一下。」弟弟負責門面和搬運工作,姐姐則專心廚房工作,一內一外,雙劍合璧。

弟弟文星外表粗獷,但性格較為內向,甚少與人交談,與世無爭。本來於大陸從事漁農業,生活無憂,輕鬆過每一天。來港5年幫助姐姐,令二人彼此更了解對方,「在我角度覺得他很懶惰。」這是姐姐玉星最初對弟弟的一大印象。初到香港,甚麼都不懂,又沒甚麼興趣,因此生活除了工作,便只有喝酒,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姐姐看在眼內直言:「我不太喜歡他這樣做人。」於是便擔起管教的角色,由工作到日常生活都把弟弟管得非常嚴格。

弟弟與姐姐一內一外,雙劍合璧,一起經營雞煲生意。招牌香辣雞煲(半隻)$168、(一隻)$238

管教嚴格冀引導弟弟走正路

弟弟經常希望返回大陸輕鬆一下,或是外出跟朋友相聚,但都被姐姐一一拒絕,怕他學壞,儼如一位媽媽,「因為他有兩個兒子,要負責任,兩個兒子都開始長大,如果他不努力工作,像以前般就負擔不起。」姐姐希望慢慢引導弟弟走一條正路,要對自己、對家人有承擔。對於管教嚴格,姐姐玉星覺得是幫助了他,「我反而覺得現在這樣是幫了他,真正腳踏實地做人,承擔照顧兩個兒子的責任,我替他高興。」
快近50歲,仍然被姐姐管得像教兒子一樣,誰知弟弟對此一點意見都沒有,「她管得多嚴也好,有酒給我喝就算了,放假又帶我們外出吃喝,這樣又一天。」現在他的工作態度改變了,但對生活要求始終如一。弟弟文星回憶起初初到港,人生路不熟,說話不太流利,都是全靠姐姐的照顧,「家姐對我很好,那時沒租屋便在她家裏住。」連自己兩個兒子的學業都靠姐姐負責,他明白姐姐所做的都是為他着想。對於姐姐,他沒有絲毫不滿,心裏只有感激。

最難忘搬舖 弟弟風雨中來回20遍

二人憶起最難忘的事,就是搬舖那一天,因為超出預算,他們沒有請搬運公司,又臨時找不到朋友幫忙,只靠弟弟文星一個人推着一架手推車,把貨物搬到新舖。姐姐玉星指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下着微雨,吹着大風,弟弟推着手推車來回近20遍,風大得把他的雨衣帽都吹起了,可是他不管自己全身濕透,只想盡快完成工作,令姐姐倍感心酸,說起時也不禁眼睛泛紅。
時光冉冉逝去,弟弟現在勤力工作,同時亦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酒也喝少了,把壞習慣都改掉,姐姐覺得弟弟比以前長進了不少。「初初是我幫他,到現在其實是他在幫我,這樣令我最感到高興。」有困難時,家人總是一個避難所,無條件地伸出援手,正如姐姐幫弟弟改變生活,弟弟為姐姐分擔工作。二人的性格、要求、生活態度雖然不同,但正因為這樣,兩姊弟才能互補長短,一起經營雞煲生意。

姐姐玉星和弟弟文星自小分開生活,到近年弟弟才來港協助姐姐打理餐廳生意。

弟弟文星推着手推車,來回近20遍,把貨物從舊舖搬到新舖。

經營雞煲的工作繁複,沒太多人願意來工作,幸好有家人互相扶持。

弟弟文星負責、門面水吧及搬運工作,也要為姐姐準備用料。

姐姐玉星負責廚房工作,所以食品均出自她手。

兩姊弟互補長短,雞煲生意越見忙碌。

姐姐對弟弟管教嚴格,但弟弟卻從無怨言。

常會面長今雞煲
筲箕灣愛民街6-28號新利大廈地下低層1A舖

採訪:胡展瑋
攝影:Rex Chapman
編輯:彭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