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出嚟飲嘢】
不但人可以被DQ,酒都可以。意大利的Super Tuscan,便曾經因為不符合Chianti產區法例要求,於是被DQ,變成最低級的Vino da Tavola,即是喝酒的人往往看不起的table wine。
在1960年代之前,意大利葡萄酒一直走平價路線,後來新世界產酒國出現,因為生產成本低,售價更平,意大利再沒優勢,於是推出葡萄酒地區監管法例DOC,規限產品來源,希望可以強調不同產酒區特色,及透過控制葡萄收成量提升品質。
平價酒無出路 引入波爾多品種
基於歷史原因,Tuscany最暢銷的葡萄酒Chianti,除了規定採用意大利原生葡萄品種釀造,更必須加入白葡萄。當時Tuscany酒莊想生產貴酒應對市場的改變,規限是提升品質的絆腳石。由於當時最昂貴的是波爾多葡萄酒,他們便偷偷種植波爾多葡萄品種,例如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並引入波爾多釀造精品酒的技術。
Tignanello本來是一瓶Chianti Classico,1971年開始加入Cabernet Sauvignon,自動降級為table wine。後來越來越多酒莊跟風,推出帶有波爾多影子的意大利葡萄酒,例如Solaia、Ornellaia、Masseto等等。這些被DQ的葡萄酒大受歡迎,售價輕易超越最著名的Chianti Classico,於是被譽為「Super Tuscan」,即是「超級Tuscany葡萄酒」。例如採用單一葡萄園100% Merlot釀成的Masseto,便叫價半萬。
Super Tuscan的出現,震撼了意大利葡萄酒監管制度,為了令到這批無冕酒王不用尷尬地掛着最低級的Vino da Tavola酒標,由1992年開始,特別新增了一個IGT級別。Super Tuscan並非官方分級,不能印在酒標,通常你看到都是Toscana IGT,後來又有Bolgheri DOC。
不少人認為Sassicaia才是第一瓶誕生的Super Tuscan,她更有獨一無二的DOC──Bolgheri Sassicaia。不過,嚴格來說,Sassicaia並不是Super Tuscan。
身價不一定離地 $500有找
Tenuta San Guido莊主Mario Incisa della Rocchetta侯爵,因為養馬而認識同樣愛馬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莊主,喝過波爾多一級酒之後,念念不忘。返到Tuscany,發現大屋周園土地近似波爾多,同樣有很多石頭,1942開始種植Cabernet Sauvignon等波爾多葡萄品種,釀出來的酒起名Sassicaia,意思是「多石之地」。
Sassicaia首個年份是1945年,但只屬玩票性質,純粹自娛和招待朋友,與Super Tuscan針對市場變化的純商業出發點無關,酒亦完全沒有任何意大利葡萄品種。發展至今,無論是否含有意大利葡萄品種,也被統稱Super Tuscan了。話雖如此,Tignanello的誕生無疑是被Sassicaia啟發。Sassicaia身價高,是因為引入波爾多列級酒莊葡萄園管理,降低葡萄產量,並採用昂貴的225公升新法國橡木桶。去年10月份我去到葡萄園,發現樹上第二期開花結出的果實儘管健康甜美,但並無採收,可見酒莊要求嚴格。
不過,Super Tuscan亦不一定身價離地,例如革命先驅Tignanello,或者同樣屬Antinori家族旗下,Tenuta Guado al Tasso,都是千元以下,另外像Masseto採用100% Merlot葡萄釀造的Cont'Ugo,售價只是酒王的十分一,即$500有找,更是貼地之選。
查詢:(a) Wine Shop Asia、(b) Kerry Wines
撰文:劉偉民
攝影:鄭明川、鄧鴻欣、劉偉民
編輯:謝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