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有個台灣家】
「打119只需3秒就有人聽,講完地址2秒條線接白車講大約情況,收線立即有短訊通知白車在路上,3分鐘到達,2分鐘到醫院,立即分流,3分鐘後已經見兒科醫生,見完2分鐘抽血打點滴。唔使15分鐘就見佢舒服啲瞓着咗!我對生活要求就係咁簡單!需要時有醫生睇唔使等,醫療係基本需求!雖然每個地方都有佢好爛嘅地方,但我只求基本嘅需要滿足到就ok!我好慶幸生活喺呢度!」上星期看到一位和我們差不多時間移民到台灣的香港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其實我們在移民台灣之前,沒有太留意台灣的醫療制度,畢竟我們並不是衝着福利而選擇移民台灣。
記得當年我們一家移民台灣之前,需要在台灣本地醫院做身體檢查,在香港去醫院看醫生要預約是常識吧,所以那時候我打電話去好幾間台灣醫院,詢問預約做移民身體檢查的情況,當時幾間醫院的回覆都說不用預約,當天直接來做便可,「那要甚麼時候前來醫院排隊嗎?」醫院的回覆竟然也是不用!由於那次我們是一家四口,專程由香港坐飛機到台灣做身體檢查及辦理其他相關手續,所以當收到「身體檢查不用預約」的回覆時,其實心中有點不安,很怕到醫院後會突然說額滿讓我們白走一趟。
那天我們下飛機的第一站便趕去醫院,希望可以提早完成身體檢查。那光潔明亮的醫院真的沒有太多人,我們直接走到身體檢查的部門,護士替我們登記後,轉個身便叫我們去抽血和做檢查,五分鐘後便見醫生,整個過程應該不用半小時。「Touch wood」除了那一次經驗之外,我們便沒有再去過醫院,但我們在這差不多一年的移民生活中,曾經去過診所看中醫、兒科和牙醫,發覺所有台灣人都有一張「健保卡」傍身!全民健保卡可付台灣及國外緊急醫療費用,只是要記得索取診斷證明及收據,回台灣後才可申請核退。台灣人以健保卡到醫療院所就醫時,也僅需負擔掛號費以及部份費用,就算那時候我們沒有健保卡去洗牙,算起來也才二百港元左右,更重要是不用排大隊!我們聽過有些香港人分享,說香港醫藥費大約是台灣的2到3倍,等待時間也較長,以照內視鏡為例,在香港等待約3個月,台灣僅需等一周,所以有不少的香港人會專程飛來台灣就醫!
我身同感受我那朋友在facebook的分享,無論是香港或台灣的生活確實不盡完美,但是這些基本的醫療服務,是一種對生活的要求,我知道無論是香港或台灣的醫療制度,其實已經比很多國家完善和先進非常之多,只不過當人有選擇就會有比較,我們來了台灣後,不知道是否因為地大人少,呼吸多了新鮮空氣和看到多了陽光,身體感覺的確比移民前健康,所以選擇一個比較健康的生活環境,比哪裏有完善的醫療制度可能還來得實際!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
facebook:King Kong 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彭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