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雅年代的終結 - 鄧達智

一個優雅年代的終結 - 鄧達智

李嘉誠宣告退休;香港、中國及華人社區報章頭條新聞,也是環球性、世界性新聞。
3月17日多哈機場轉機,紛陳各國報章,以頭版或顯著位置報導國際首富退休作為重點報導頗眾。
這消息教人意識「世界首富」這個稱號,將從香港漸次淡出。
不敢說將來沒機會;起碼富二代、富三代,另加為財閥謀再發達、增長財富一眾服務性行業小富婆、小富佬並「新港人」的花費、名車、豪宅,為香港作為世上數一數二貴到冇人性非人居撐場;眼前風光還待一些日子才告失色。
沒有新加坡前瞻技術模式的進取,也沒有阿爺一力承擔的上海不斷冒泡發展,香港只餘艱辛卻不失優雅年代的遺蔭用作吃老本。
艱辛與優雅並非背道而馳;一部分本地首富曾亦揼石仔的經歷包括穿膠花、織假髮、車牛仔褲、走經紀……就不是自己目睹,舊日電影畫面提供人浮於事年代豐富生活片段:吳楚帆、張瑛、張活游、胡楓、謝賢行穿了多少雙皮鞋、汗濕了多少套西裝,芳艷芬、白燕、紫羅蓮、容小意來來去去穿一套低調棉布旗袍或衫褲尋一份養家活兒的工作?以低聲下氣,以斯文化解一波三折的生活困境。
將一代極緻氣質柯德莉夏萍銀幕上下,以衣裝點綴優雅,電影《龍鳳配》、《甜姐兒》、尤其《珠光寶氣》創造永垂不朽 Little Black Dress,名師Hubert de Givenchy個多星期前身故,亦也一個時裝優雅年代的終結,縱使大師早在終身繆斯、夏萍離世後兩年的1995年退休,繼而隱居,畢竟離世才算休止符。
娃娃影后李菁不久前不幸家中暴斃,也標籤一度作為明星搖籃的香港家道中落得很離譜;每年能有多少套本地電影參加比拼「香港電影金像獎」?視帝視后來來去去塘水滾塘魚。不是揶揄方力申、Stephy,還年青、日後作為未可預料;𢱑頭是登上C1版的演員起碼也得演過感動人心作品,今天記不起姓甚名誰的明星演過什麼戲,我們連名字都叫不起來。不斷將發哥、華哥(任華、劉華)、偉仔、芳芳、紅姑推出來充撐場面也非永恆良方,星海早已斷層。
不高喊"Me Too"前代演員自有苦衷,星海餘生寒星數點憶念李菁傳授;再辛苦,那明星行頭不能平庸、不能少!
即是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出落必須優雅,那些年明星們至基本的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