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三夜馬,左丁山在跑馬地馬場七樓廂房出現,碰到好幾位相熟馬主,其中一位說:「怎麼你會在快活谷出現?轉性乎!不如下星期三來此跑馬,我請你。」左丁山連忙耍手擰頭,笑說:「今晚只是例外。」
例外,是因為這晚特別招待每年三月到新亞交流的耶魯大學學生。新亞書院每年有8位學生在農曆年假期到耶魯訪問,三月美國大學春假(Spring Break),大學生湧往佛羅里達州沙灘狂歡,耶魯則有8名學生回訪新亞,大家往來,並不是吃喝玩樂旅行團,而是每天都有訪問、討論、研討會、研究不同地方專題的。今年這個YUNA(Yale University New Asia)在香港專題探討香港回憶與社區歷史,有學生提議了解「一個獨一無二的龐大慈善機構」,那便是香港賽馬會。新亞當事人於是立即找左丁山贊助安排。
別的不敢說,了解馬會則是舉手之勞,於是便在3月14日晚上,邀請耶魯新亞學生及隨團教授等共19人到快活谷七樓廂房參觀賽馬,特別邀請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為演講、答問嘉賓。張亮是中大聯合書院校友,94年商管畢業,後來又在哈佛商學院得MBA學位,以前曾任職金融界及私募基金,由他向學生講解香港賽馬會的簡史及作為世界十大慈善機構的社會責任,是最適合的人選。
耶魯學生有美國作風,爭相發問,張亮也答得詳細,時間很容易便over run,學生還要吃半自助餐,跟馬會導遊到地下看台遊覽參觀,時間實在倉促,而左丁山更要趕時間回家睡覺,所以只好中途中斷口才了得的張亮校友的談話,不無遺憾!張師弟云:「我可以講到天光!」十幾位耶魯新亞學生在下午參加了研討會,聽教授講越南難民滯港的一段歷史,晚上不覺疲倦,左丁山離開廂房時他(她)們還是不願走,一位韓裔學生云:「今晚的馬會經驗很難忘!」當然囉,他們在美國從沒去過馬場,美國銀行家若到馬場,會受若干非議(到三冠馬王大賽,特別是肯德基打吡則例外),不少美國有歷史的馬場已關閉,故此美國大學生無法明白香港賽馬事業的興旺和對本港大學教育的重要性。科技大學如今是名校,耶魯生知道HKUST是馬會產品,覺得不可思議。張亮的解說實在了得,他負責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深慶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