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看中國的一切,也不失為一樁有意味的事」,又說「外行的意見是可珍貴的」,向來被事事半桶水的我奉為金科玉律,不但不因缺乏專業水準而臉紅,還自視為一股鮮浪潮哩。己所大慾廣施於人,你不能否認,市面上外行人遠遠比內行人多,地頭蛇逐漸學會尊重過江龍的角度,也算小小的成就,譬如香港土產,陳意齋原粒杏仁餅一直高踞我榜首,以往懶得動腦筋,常常當作手信贈送親朋戚友,結果撞板多過食飯,除了口味奇哉怪也的巴黎前度懂得欣賞,似乎沒有其他人覺得老字號美味,反而我不大過電的奇華比較入屋,那就當然應順民情。這次飛東京前詢問日本女友想要什麼,大Y想了一想答:「恆香老婆餅。」不諳中文的她居然牢牢記住這幾個漢字,可見一往情深朝思暮想,幸好不必跑到元朗老鋪也能找到,臨上機專誠去銅鑼灣買新鮮貨力有不逮,只好早一天購買,希望她不嫌棄。
小Y說唔使預佢,我以為她客氣,順手也送了半打,怎麼知道她一見面有難色,原來真的不好呢味,不好意思極了。曾經在香港生活的她,多年前表示最恨的土產是八卦周刊,於是我由歷史最悠久的《明周》到其實「不入流」的《100毛》都帶過,後來才發覺她所謂的周刊,是《壹週刊》簡稱。事實勝於雄辯雌辯跨性別辯,有識之士控訴它毀壞雜誌生態是一回事,其江湖地位毋庸置疑,過來人冷暖自知。恰巧這星期是實體紙本最後一期,紀念意義重大,區區二十元買到一個時代終結的見證,抵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