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銘弟兄:
收到你的來信,從字裏行間,感到你即使再次入獄,還是那麼戰意高昂,實在很高興。
信中你提到舊約聖經中的約瑟,他被兄弟賣到埃及當奴隸,但原來是神揀選了他成為整個家族的拯救,所以即使當前是蒙受苦難,在神的計劃中,也可成為自己和其他人的祝福。我還看到,約瑟被賣的時候是十七歲,到他在埃及當權重見家人時,已是差不多二十年後。在這過程中,約瑟更曾被無故下獄兩年之久。看來,神磨鍊人,時間都不會短,二、三十年是走不了的。
最近電視重播「甘地傳」,這次再看,甘地的經歷有幾點特別深刻,也與約瑟很相似。甘地從南非初回印度時,那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到甘地能成功爭取得到印度獨立,已是約三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在這過程中,甘地多次入獄,有很多年是在監獄中度過。即使成功爭取得到獨立,但內部的紛爭仍是非常嚴重,也產生了很多問題,終導致甘地被狂熱份子暗殺。
信中你也談了很多關於香港民主運動未來發展的想法,在剛結束的立法會補選,民主派候選人在單議席單票制下也輸了,民主派過去在選舉中的優勢已失去,故我們更加急切要思考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若由2013年算起,香港的非暴力民主抗爭,如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達成目標,那我們就要準備在未來相當長的日子作長期抗爭。習近平現在要做永續的國家主席,「稱帝」之心昭然若揭。他現在才六十五歲,可能要到2030年之後,才會見到轉機。
我現在想到幾點,還未成熟,但希望先聽聽你的看法。
一,新的平台:雖然今次在補選,民主派已籌辦了初選以減少相互競爭,但民主派各政團之間的信任和團結,還未足以支撐長期的抗爭,故香港民主運動可考慮建立新的平台,進一步統合各民主派團體。這不是說所有現有的民主派政黨及組織合併成一個民主派大黨,而是在保持各政治組織的自主之餘,讓大家透過此政治聯盟的平台協作得更緊密。
二,以信念為團結的基礎:在這次補選,可看到建制派組織之間的聯繫是提升了。他們團結的基礎是利,及在背後中共的指揮棒。民主派既沒利可分,過去更因爭利而導致內部分化。民主派也沒有甚麼中央指揮室去發施號令,故團結的基礎,只能是我們的共同信念,就是希望在香港建立一個尊重人類尊嚴及人權的法治、民主、公義、及善治社會。也因這些信念,我們應更能包容各人在策略、步伐、手法上的差異,為共同的信念努力。只是過去我們做得並不太好。
三,嶄新形象:經過三十年的民主運動,不少港人對香港民主運動及一些政治組織已有了一些固有想法。建立這新的平台,望能帶來新的氣象,吸納回已流失的支持者和吸引新的支持者。
四,凝聚力量:香港民主運動的真正力量是所有支持香港能早日實現真普選的市民,但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分散的,及只是運動的追隨者或義工。這新的平台必須想方法賦權予民主運動的支持者,讓他們能直接行使不同的權力去決定香港民主運動的發展。這樣才能凝聚力量及發揮各人的自發性,去推動香港的民主。
五,結聚持續的資源: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但香港民主運動一直以來都是在嚴重缺乏資源下去打一場場的硬仗。過去,我們用較少時間去思考怎樣才能結聚持續的資源去支撐長期的抗爭。現在,我們必須想方法去解決這難題,不然民主運動將難以堅持下去。
六,培訓新人:我們必須想方法培育新人,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吸取議政、參政等的政治經驗,做好新舊交替,那才有兵源去撐起長期的民主抗爭。
七,政策研究:單純的政治信念,還未足以讓更多港人支持香港的民主發展,故我們必須開發能結合民主與民生的政策研究,通過體制內及體制外的渠道影響當前及未來的施政。
八,加強監察政府:很早已有人提出香港民主運動需建立起影子議會、影子特首及影子政府,以加強對政府的監察,並以此展示民主力量也能具備執政的理念、意志、能力及人才。這應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要具體落實上述的幾點,涉及大量的工作,也可預見威權政府必會想盡方法抹黑、阻撓、打擊這些工作。但我希望更多港人,在中共的不斷威權進逼下,願意放下歧見,各人都能為香港的長遠民主發展多走一步,那事才能成。
可能一想到這些挑戰,必會愁眉苦臉,不單因為它們都是又大又難,也可以想像,苦難肯定會隨之而來。但聖經羅馬書5:3-5說:「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在思考忍耐後,我現在正思考喜樂,是怎樣在抗爭中、在苦難中仍能喜樂。其實在此時此刻,當壓力大至想哭出來的時候,還要去講喜樂,實在是很艱難。但正是因為在極大的苦難中,我們更加需要由主而來的喜樂。
你最遲應在4月16日就可以出來了,但終審法院還未處理新界東北案的上訴,還有今年十一月,我們會一起面對佔中案約二十天的訴訟。之後你有可能要再次,甚至是第四度入獄。但到時,我應更能理解你現在的經歷,因我也可能要在監獄中度過一些日子。但無論怎樣,在你出來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好好再坐下來談談香港的未來,為香港的未來同心禱告,把香港交在我們那位慈愛、大能及公義的主的手裏。我們也要珍惜身邊最親近的那一位,因在我們按着信念去行時,她們是與我們承受着一樣甚至更大的壓力。能與主同行,可讓我們嘗到那永恆長存的喜樂的滋味。
你的弟兄
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