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嘉誠作為香港首富,除在經濟上舉足輕重,對香港政治也有很大影響力,八十年代北京委任李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是少數獲邀加入的非紅色背景商人,回歸後首兩名特首董建華及曾蔭權,均與李嘉誠關係友好。
不過自唐英年、梁振英特首之戰,李押注的唐英年落敗到今屆特首選舉,有傳李嘉誠幕後支持曾俊華,但北京選擇了林鄭月娥,「超人」的政治影響力似大不如前。
北京於1985年成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 23名香港委員中,大部份均來自政界及有紅色背景商人,如霍英東、安子介等,非紅色背景商人可謂絕少,李嘉誠是其中一人、另一非紅色背景商人是有船王之稱的包玉剛,他們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當時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對他們非常重視。
唐英年敗選後 影響力跌
李嘉誠在回歸初期,對香港政治有很大影響力,他與首任特首董建華早年已有生意合作,九十年代曾出資幫董家旗下東方海外渡過難關,到董「腳痛」下台,李力挺曾蔭權出任特首,曾最終亦獲北京支持出任特首。
但李的「造王」力量到唐英年、梁振英特首之戰開始有變。當年李力挺唐,甚至有傳習近平要求他挺梁,李亦拒絕,就算梁振英當選,李亦未有公開支持梁;到今屆特首之戰,有傳李嘉誠屬意曾俊華,但隨着中央明確支持林鄭月娥,李態度亦改變,選前公開以「女媧補天」寄語新特首。他昨於業績記者會上也讚林鄭上任後做得很好。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李嘉誠在政界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他分析,李早年得中國重視,是少有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資本家,回歸初期更是李影響力最大時期,李所支持的董建華和曾蔭權都當選特首,惟在梁振英出任特首時已勢力大減。
蔡子強表示:「當年佢支持唐英年出任特首,到投票之後都同唐握手,不過唐最終落選,李嘉誠一直冇講過支持梁振英,相信都係分水嶺。」
至於接任的李澤鉅能否同時承接李嘉誠在政界實力,蔡認為李家已難以回到巔𥧌時期的影響力,相信李氏影響力已今非昔比。
■記者陳嘉裕、莫劍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