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日記手稿 - 林道群

胡適日記手稿 - 林道群

這篇短文的開頭我想借用胡適先生一九二八年自己寫的:「去年我從海外歸來,便接着一封信,說有一部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願讓給我。我以為『重評』的石頭記大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當時竟沒有回信。」後來的故事,就是我們已知道很多的胡適先生和這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美麗傳奇了。
兩三年前,聽說《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本在上海影印出版,還在上海圖書館隆而重之舉行了發佈會。好幾位認識和不認識的專家學者,都寫文章表示驚喜。雖說是這部非常著名的日記手稿,時隔近百年後首次公開,而收藏這手稿本的故事也奇緣巧合令人好奇,說是滬上收藏家梁勤峰二○一三年,偶然聽香港友人說,有胡適的手稿在香港放售,一看竟然是散失近百年的胡適留學日記手稿。在如今拍賣場上胡適墨蹟一字十萬的時候,幾十萬的日記手稿從天而降實在是天方夜譚。雖然如此,我仍以為這不過是影印本,大概是沒有價值的。而且一萬三人民幣一部影印本,實在也太貴了,沒想過買,也沒當一回事。直至今年年初,書友劉偉聰聊天談書,他好像故意挑起事端,說就算我當時想買也未必買得到的,何況如今事隔三年了。
劉兄此話說得令人意難平,我當下手機委托有私人關係的北京孔夫子網放風,出高價收購這部複製的《胡適留學日記》手稿本。未料好幾天都石沉大海,原來孔網竟然從來沒有人上拍過這部書。咦?買賣舊書的朋友最能體會這時候這種悵然若失、惘然不甘的心情了。
在此這麼記下來,是因為後來還是從別的途徑收到這部書了。手稿本的用紙、函套、木製書匣精美,讀起來不方便,後又得台北無邪堂主人惠賜一九四七年商務印書館版。這幾天斷斷續續的讀着胡適先生日記時,記得梁實秋先生說過,「讀過他的日記,深感愧弗如,我在他那個年齡,還不知道讀書的重要」。而我除了自愧弗如更感惶恐不安,驚覺這麼多年來,讀的大都是別人談的胡適,胡適先生的讀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