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痛風年輕化 果糖甜食易惡化

【科健籽】痛風年輕化 果糖甜食易惡化

【科健籽:食養東西】
有痛風很煩人,也是一個很需要戒口的病,很多時候以為大魚大肉要戒,其實大家未必知道,一些蔬菜如豆苗蜜豆都應少吃,有很多研究甚至指出,高果糖飲食(尤其是人工果糖)更容易中招!難怪痛風有年輕化的趨勢了。

「一般大眾來說,我猜痛風主要原因都是飲食所致,而且很多時候容易看得到。」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柏滔說。「我有個案例是三十多歲的病人,職業是文員又不是很好牛肉、海鮮,也不大喜歡喝酒,原來發現他喝得多人工果糖飲品,朝早喝檸茶、下午飲珍珠奶茶,然後又喝乳酪製品,這些飲品是令他尿酸過高的原因。」陳醫生解釋,痛風是尿酸結晶體病,當身體內尿酸太高,慢慢積聚在關節,就會形成痛風,而身體消化果糖的時候,分解成嘌呤,增加身體尿酸,成為痛風元凶。

不少研究指出太高果糖的食物,包括珍珠奶茶用的高果糖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要避免。

疼痛部位多為腳趾手指

太甜的食物大都高果糖,別以為生果才有果糖,汽水、珍珠奶茶所用的人工果糖正是高果糖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最要當心。「這位年輕病人戒了糖,走甜之後,尿酸已下降,不用吃藥。」陳醫生說。尿酸跟其他關節炎不一樣,痛的地方往往是手指腳趾,這跟尿酸結晶體有關。「其實越凍地方熔點越低,尿酸就喜歡躲在那些地方,所以痛風一般影響的,就是遠離身軀的關節,腳趾公、腳踝、膝蓋、手指,很少會在近身軀的地方,如髖關節或膊頭關節等。」

風濕病科專科陳柏滔醫生指,尿酸常躲在腳趾、腳踝、膝蓋及手指。

蘆筍嘌呤比牛排厲害

痛風年輕化,也大概同飲食有關。「 我們發覺是多了年輕病人,以前一般來說都是50至60歲人患痛。」
除了不要吃太甜,還要提防吃高嘌呤的蔬菜。「很多人以為肉類高嘌呤,但有些菜都高嘌呤,例如菇類、大豆芽或豆苗,其中蘆筍好高嘌呤,如果進食過多,甚至比你吃一塊牛排還厲害。」陳醫生說。

醫生指出無花果杏脯(右圖)等都是高果糖食物要當心。

蘆筍

豆苗

莧菜

蜜豆

痛風患者點戒口?

痛風症是遺傳的痛症,多發生在男性,由於嘌呤(purine)代謝失調而使尿酸鈉(即痛風症)淤積在關節上。醫生指在患者急性發病時期應避免或少吃以下食物。

1.高嘌呤食物(避免食用)


肉類(鵝肉、野味、動物內臟)

沙甸魚、䱽魚、鯡魚、牙帶魚、蝦米、小魚乾、魚皮、魚卵、多春魚

帶子、瑤柱、蠔、蠔豉、青口、鰓鯰

五榖類(全麥麵包、全麥穀類早餐)

奶類(乳酸飲品如益力多)

其他(濃肉湯、肉汁、燉品、雞精、保衛爾牛肉汁、酵母粉、酒)

2.中嘌呤食物(適量食用)


肉類(每天不超過 4-5 安士肉類 )

瘦肉(豬、牛、羊)、雞、鴨、 其他魚類、鱔、魷魚、蝦、蟹、蜆、鮑魚、龍蝦

蔬菜(每周最多吃1次,不超過1碗份量)

菠菜、莧菜、椰菜花、上海白菜、豆苗、蘆筍、枸杞、荷蘭豆、蜜豆

蔬菜(每周最多吃1次,只可作配菜用)

竹筍、豆乾、紫菜、冬菇、蘑菇、青豆、豌豆

果仁(每周最多吃1次)

硬殼果如腰果、花生、栗子、蓮子

記者:陳以恒
攝影:張志孟、梁志永
編輯:謝慧珊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