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擾德國近半年的政府組閣危機正式告終,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第三度連任,將率領如2013年翻版的左右大聯盟執政。大選投票日到新政府上場歷時171日,刷新德國歷來最長組閣時間紀錄,默克爾總算克服了12年總理生涯中一大危機,惟未來4年執政仍困難重重。
默克爾昨日在聯邦議院364票贊成、315票反對、9票棄權下獲選為總理。這結果代表執政聯盟有35名議員倒戈。有反對黨隨即不留情地形容,新執政聯盟甫開始任期就「危危乎」。
料屬最後一屆任期
雖然如此,戴了國旗顏色黑、紅、金色頸鏈的默克爾,仍笑着向在座各國會議員說:「我接受投票結果。」她之後接受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任命,自己及新內閣分別宣誓就職。雖然德國憲法沒有限制總理連任次數,但外界普遍認為63歲的默克爾完成今屆任期就會退下來。
默克爾所屬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聯盟」及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集團,在去年9月大選中慘勝,保住最大黨地位卻未能單獨執政。但最令默克爾頭痛的是,上屆聯合政府拍檔、第二大黨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表明不再入閣,她拒絕合作的極右「另類選擇黨」(AfD)又晉身為聯邦議院第三大黨。默克爾甚至嘗試過游說綠黨、自由民主黨等小黨入閣,但談判因分歧過大破裂,最終要吃回頭草,邀SPD再組左右大聯盟。
在聯邦議院全部709席中控制399席的執政聯盟,周一簽訂聯盟協議時,默克爾指「前方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們」,但樂觀認為聯盟終會成功。
聯合政府構成政黨不變,但內閣出現了不少新面孔,社民黨成員獲委派副總理及財政部長、外長等要職,惹基民盟內部不滿。儘管執政聯盟以共治至2021年為目標,但會否中途分手,仍是未知之數。
首要任務推動歐盟改革
新政府上台後首個任務,是推動歐盟改革。執政聯盟大致認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大刀闊斧的歐盟改革方案,未來將以重振歐盟聲威、對抗極端分子及民粹主義為目標,促進歐盟在國防、移民議題上,以及設立歐洲貨幣基金的合作,但對馬克龍提出新增歐元區財政部長意見分歧。
被視為德國民粹主義溫床、令AfD一躍成為最大在野黨的難民問題,亦獲新政府重視。內政部提出為接收難民人數設限,並加快遣返不合資格庇護申請者。
新政府組成塵埃落定,默克爾亦安心重返歐洲以至國際舞台,她稍後會訪問法國巴黎,與馬克龍商討歐盟改革,下周四、五將出席歐盟領袖峯會。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