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首批四個被DQ議席補選已成定局,對泛民來說最恐怖的,當推姚松炎竟然輸掉了九龍西的議席。下一批要補選的被DQ議席,其中一個也在九龍西,難道九龍西這一席也會落入帝制派的口袋?
其實,這次范國威在新界東能夠戰勝鄧家彪,某程度給予泛民一些啟示。雖然范國威遭到根本投了共還偽裝本土派的所謂焦土派無理攻擊,部份本土派或年輕區議員,也與范國威有點爭拗,但范國威主動向民主黨伸出橄欖枝,民主黨、公民黨、新民主同盟,甚至部份曾與范國威有拗撬的年輕區議員都可以團結作戰。下一場新界東和九龍西的作戰,也必須有這個共識。
而范國威之所以可以團結大部份泛民的戰鬥力,是因為他在泛民初選中以清脆利落的結果勝出,很多私人恩怨都在初選反映的強大民意壓力下得以壓下來。因此,泛民九龍西和新界東的第二役都必須有初選。當然,初選必須小心土共從中挑撥離間,特別那些這次擺明車馬幫土共助選、裝本土的焦土派,必須當成土共處理,不能讓他們在初選中有任何話語權。
人選當尋求最大公約數
泛民考慮戰將時,必須考慮到是否為本土派接受,像區諾軒這次取得佳績,因為區諾軒無論在左翼、泛民、甚至本土光譜都有良好的聯繫,因此三個派系的人共同挹注戰力,還沒有范國威那邊這麼多焦土派的雜音。現時要出戰的被DQ議員劉小麗和梁國雄,與本土派的關係都不佳。在這兵凶勢危的形勢下,筆者懇請梁國雄和劉小麗暫時不要在這次出戰,2020年在恢復比例代表制選舉時再尋求重返議會,會比較少爭議。
另一方面,由於這次是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並非拿了數個百分點選票就可以當選的比例代表制選舉,尋求不同光譜間的最大公約數最為重要。因此,主流大黨以及地方具實力人士的經驗是必須謙卑聽取。范國威和區諾軒本身是區議員,比較明白地方人士和主流大黨意見的重要性,因此他們的部署大致上沒有犯大錯,而姚松炎後面的團隊,游蕙禎、黃碧雲、馮檢基的意見都不聽,但結果出了狀況,就有人想把責任推到這三人身上,這未免太過份了。九龍西第二役,如果想阻止土共奪取第二席,候選人最好把游蕙禎、黃碧雲、馮檢基和毛孟靜等具實力人士的代表都請來做參謀,確保戰略部署得當,而不會再打像今次如此失望的仗。
在現今的形勢下,泛民和本土都沒有任何犯錯的本錢,包括因自負而犯的錯誤,以及因一時意氣,甚至聽錯投共人士的廢話而犯的錯,請泛民和本土認真看待這次姚松炎之敗,並且在即將來臨的第二役中小心行事,這樣才能擊敗擁有龐大資源,並得政府偏幫的帝制派。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