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時不時見到假張愛玲心靈雞湯,兜口兜面透過遺憾公式砌出似是而非的所謂人生哲理,慰藉識得幾隻字但冇乜點讀過書的少女怨婦毒男,真正張迷倒抽一口涼氣後除了手忙腳亂劃清界線,毫無應對良策。機智如果可以用這麼機械的方法大量生產,金句還有什麼馨香,就似某位專欄作家每星期靠搬運舊電影舊電視劇對白填塞周刊版面,製造的只是垃圾而不是精神糧食鏈的有機物料,食之無味棄之絕不可惜。不過姓林的人向來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我當然也不例外,前兩天讀了再現文字江湖的Tomas Chan在今期《Ming's》寫繆騫人,馬上決定做隻厚顏無恥的抄襲貓,美其名曰分享,查實大搖大擺偷懶:
「Icon,和流行(Pop)不同,總得有點啟發後世代的代表性。流行是一陣風,興嘅嘢可以興過就算。若追唔上日後的價值觀可以等於從來冇到一樣。從「風」演繹成「風格」的英雄,大都是引證到時勢的產品。而繆小姐就是在對的時候出現的對的人。」「她(交男友)的態度亦是啱就試,唔啱就揀到啱,不依戀亦不依靠。那種自己夠好,所以一定會有好的來配的淡淡然的自信,走到現代亦足以傲視一眾港女,恨死隔籬。」「至於事業,她演戲,就像她穿衣服,自然而然,想到就演,沒有太多技巧、計算。有一點試探性,又有一點抽離,既不屬演技派,也不是花瓶。」只此一家的心靈酸辣湯,識飲識食的不會不甘之若飴,就算你從來沒有聽過繆騫人的名字,也必定被陳先生的呼喚搞到籮籮攣,乖乖谷歌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