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長麵包夾着團淡黃色的泥糕狀食物,小心咬一口,基本不用嚼就順勢滑到你的喉嚨。回味幾下,仍然說不出什麼味道,只記得溫溫的,是微波爐剛叮出來的。再過一分鐘,你不是那麼餓了,把手上的紙包裝丟在垃圾桶裏。豎起領口,迎着料峭春寒走去辦公室。
那團褶皺的紙上還貼着產品說明書:有機Croissant,內夾上等牛肉肉鬆,價格6英鎊。躺在它旁邊的,是4磅的速熱番茄湯盒子,也是有機,富含維生素ABCDEFG。如果預算多一點點,時間富裕一點點,可以去賣各國美食的連鎖速食店解饞。9磅的韓國石鍋拌飯,拌料和白飯是分開的,各自裝在透明膠盒裏,此刻終於會師,加熱後相逢在你碗裏。不夠錢還要吃好味道要去南部,坐地下鐵或巴士,經過大象與城堡一站,有色人種迅速增多,連鎖店數量驟減。同樣價錢可以吃到新鮮好幾倍的蔬果,辣是辣,甜是甜,又回到一個感官和認知不會失調的世界。
城南和城東離高尚社區其實直線距離不遠,如此說來在M&S裏覓食的白領肯定吃過有味道的飯菜,不知他們如何說服自己去買包裝精美、內裏無味的加工食品。在谷歌工作的朋友唏噓,在倫敦好吃的東西十分昂貴,然而不好吃的也不便宜。如果沒有時間買菜下廚,那麼超市的電視餐吃久了也可以接受,更何況是有機的。
是否這是一個超級理性的地方,感覺不好不是最重要,眼見不必然為實。那些看上去像土豆泥的肉鬆、魚餅也許吃起來還沒有土豆有味,可經過有機種植、科學培養、健康加工,絕對值回物價,更不必考慮為你節省的時間。地鐵裏總看見一個類似白蘭氏產品的廣告:「你累嗎?不夠睡嗎?」繼續看文案吃了那產品,顯然沒睡也跟睡了一樣精力充沛。
那麼,只好相信說明書,相信廣告文案,相信科學,相信進步,相信無味土豆泥才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