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膽石病人都受腹痛不適困擾,影響日常生活,部份病情嚴重的人更可能要做膽囊切除手術,失去膽囊。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一項研究初步發現,電針灸治療有助排走膽石,有病人更能完全將膽石排走,免除服食西藥或手術之苦。都市人飲食不節制,經常大魚大肉加上壓力大均是致病關鍵,建議要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預防病發。
記者:梁麗兒
中大中醫學院助理教授黃韻婷醫師表示,在中醫角度,膽石症與肝疏泄不通、調節轉差有關,引致膽汁分泌減少,或膽汁排出有困難,長遠令身體積熱及化火,引發「煎熬膽汁而成膽石」的情況。同時當肝氣疏泄不利,脾胃功能都會受影響。膽石病人可以有膽脹、腹痛、脅痛、黃疸、面黃、眼白黃及消化差、無胃口等症狀,受積熱影響,也可出現口乾、口臭問題。女性尤其壓力大人士,較易有肝氣鬱結。日常愛吃肥甘厚味、飲食不節制,如餐餐大魚大肉人士,都是患上膽石症的高危族。
提升膽囊收縮能力
中醫會根據病人體質等因素,採用中藥為膽石病人疏肝解鬱,改善病情,例如柴胡疏肝散、茵陳蒿湯等。近年內地有研究,以針灸及中藥共同治療膽石症,排出膽石比率介乎三至五成。
中大中醫學院正進行利用電針灸幫助病人排走膽石的研究,透過電針灸包括肝經、膽經的穴位,例如肝俞、膽俞、陽陵泉、中脘及天樞等,幫助提升膽囊的收縮能力、放鬆膽囊的括約肌及增加膽汁分泌,從而幫助排走膽石。研究將病人兩分組,一半人為針灸組,連續10周、每周針灸2次,另一半人為對照組,接受觀察或服用西藥如止痛及消炎藥。初步研究涉及約40人的分析顯示,針灸組中20人有6人曾排出膽石,當中2人完全排走體內膽石,其他則排出部份。對照組20人則有3人排走膽石,當中僅1人可完全排走體內膽石,研究結果初步顯示針灸有療效。
黃稱,膽石病人日常應少吃肥膩食物,包括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為免身體積熱,辛辣煎炸食物都要避免,不妨多吃芹菜、絲瓜、苦瓜及木瓜等具清肝熱作用的食物。礙於脾胃受影響,宜吃淮山等健脾食材,如淮山煲湯或煲粥。薏米、玫瑰花、菊花、茉莉花都可疏肝解鬱,不妨泡花茶或煲薏米水飲用。
飲食宜健康防復發
患者亦要避免夜睡及壓力大,提防火氣加劇。中醫認為運動可疏肝及減少肝鬱,宜培養運動習慣。三餐定時包括要吃早餐,可幫助膽囊有規律分泌膽汁及正常運作。黃推介膽石病人飲用「玉米鬚白茅根湯」可平肝利膽、清熱利濕,適合有口乾口臭、脅脹痛等人士。另外,曾接受膽囊切除手術的病人,術後脾胃較虛弱,若有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可用淮山、薏米等食材煲「淮山大棗雞內金粥」食用,有助補中益氣、健脾消食。
中大的研究主要針對膽石較小的病人,即膽石直徑不大於0.8厘米,可免費參與,但孕婦、植入心臟起搏器、酗酒人士不適合。研究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病人在研究開始前、中期及之後,都會接受西醫檢查包括肝膽超聲波、肝功能測試,有興趣參與病人可致電2557 0607或3943 3441查詢詳情。研究的專家團隊冀能進一步證實療效,讓日後作臨床應用。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