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主派而言,後日的立法會補選,全取三席直選以保住直選組別的些微優勢就是最大勝利。原本一盤散沙的民主派罕有舉行初選,選出勝算最大的候選人做代表,對撼協調後建制派對手。雖然以往的選舉結果顯示,泛民陣營得票稍稍佔優,但面對西環強大動員力,加上今次的選舉氣氛一直無法提升,投票率可能不高的情況下,建制派的鐵票效應會被放大,泛民必然陷於苦戰。
事實上,建制派及西環並未因今次只是補選而放軟手腳,而是當作一場真正的換屆選舉,選舉工程之嚴密認真,較以往的換屆選舉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選舉論壇,8名「口罩黨」前往踩場,高喊口號批評司馬文涉及僭建、「知法犯法」。顯然,建制派的謝偉銓雖佔優勢,但他們仍不敢掉以輕心(不排除這也是用來賺維穩費的)。
建制派在直選的選舉工程就更誇張了。新東、九西、港島到處插滿建制派候選人的旗幟,主要路口還設有擺放宣傳品及播放拉票錄音機的攤位,以及義工在場派發宣傳單張(多是操着非本地話的大叔大媽),粗略估計平日共有數百人,周末甚或達數千人。《立場新聞》接獲讀者投訴,指中銀、中旅等中資機構動員員工在工餘時間致電選民,為新界東工聯會候選人鄧家彪拉票,其中兩個「拉票call center」位於沙田的沙田區婦女會及鄉事會內。沒有西環協助,怎可能有如此強大的動員力?這樣的選舉工程,跟兩年前的選舉已沒多少分別。
港澳系統需向習交成績
西環等港澳系統當然有強力的理由去打好這場選戰。首先,這是踏入「近平元年」後香港的第一場選舉,雖然掌控港澳系統的人選仍未公佈,港澳辦前途未卜,但大家都知道必須交出成績來討好習近平,以增加日後的生存率,而習最重視的正是港獨、政權安全。
習的意識形態總管王滬寧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會議表明,中央對港獨等觸碰到國家主權、安全的行為都是零容忍。習的反腐敗新旗手,也是他心腹的中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港澳政協聯組會議時也表示,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基本法》權威等,都是絕不允許。要有效執行習的反港獨意旨,保住建制派在議會優勢是必須的。
其次,王志民剛接手中聯辦不久,也需要選舉成績去證明自己。雖然他被視為「習家軍」成員,但跟國內其他習系人馬一樣,需向習證明自己的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西環內部建立權威。更甚者,港澳系統如今風雨飄搖,假如建制派慘敗(四席全失),西環將面臨巨大的整改壓力;相反,如果贏得兩席以上,王志民在港澳系統的影響力大增。
當然,對建制派而言今次也是非勝不可的。國家投放了大量資源在他們身上──選舉時替他們協調、拉票;平時替他們做了大量地區工作;統戰大部份行業團體、地區組織及工會。可是,建制派議員質素之差、表現之劣,令人不忍卒睹。而且,為造就這個補選機會,北京不惜破壞一國兩制及香港的法治,主動釋法去DQ民主派議員,如果建制派無法拿到好成績,進一步證明他們是扶不起的阿斗!
因此,這是西環及港澳系統的生死戰,上下都不敢怠慢,至少表面上要全力以赴。但世事豈會盡如黨意,更何況是一人一票的真選舉?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