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驚蟄,銅鑼灣鵝頸橋下「打小人」生意暢旺,一班神婆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顧客,忙個不停。
幫襯「打小人」神婆的人,其實跟幫襯心理醫生的道理差不多,只是開銷廉宜得多,只要花五十港幣,便可將心中怨恨的對象「置於死地」,心頭恨得以宣洩,人便輕鬆起來。報載鵝頸橋下顧客要打的「小人」,多為老闆和同事,可見共事共處之難,朝見口晚見面,誰又知得罪了公司裏哪一位,以至對方心毒恨深,跑去鵝頸橋下,將自己打上一頓,拍得稀爛。如此暗箭,真是防不勝防,人心之陰暗歹毒兼無奈,盡現於神婆揮起的鞋板之下。據說「打小人」的場所一定要設在三岔路口幽暗之處,想來都是人心寫照。
幫襯「打小人」的顧客心中歹毒,打小人的神婆們則心地不俗,遇到客人用心太狠,則會旁加提點,比如要打高官,會說其實平和些更有好處,若是本人將要打之人的真姓實名寫在紙上,也勸其隱姓埋名為佳,因為你打得人,人也打得你,出手太狠自己也招損的。諸如此類,你還敢說她們不是心理醫生?
至於大婆要打的二奶,那倒是無限級的。據報有內地婦人拿來小三照片,神婆毫不猶豫揮起高跟鞋落力戳打,將照片中的疑犯打個稀巴爛,顧客在旁見了,心頭之憤必定大洩,深感出氣,這五十港幣真是付得值了。這或許神婆也是女人,打二奶時有同仇敵愾之心,若是「打小人」有「神公」的話,那下手就未必那麼狠,反倒要勸打小三的客人平和的好處和「做人最好留一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