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列席爸爸手記】
爸爸們,還記得你們小時候的冒險旅程?我還記得自己年少時,曾在城門河上遊攀過圍欄,在氣味刺鼻的河水旁與同學奔跑跳碰;也記得在沙田坳上越過鐵絲網,與好友往一所日久失修的屋子,去探索它昔日的光輝;更難以忘記曾與一班夥伴同步攀上獅子山頭,在半空中遙望着九龍半島的美景。我愛探險歷奇,也愛與我的小朋友們分享這獨特的經歷,與三位公子說說故事總是少不了,能親身經歷卻最實在。就在剛過去的農曆年間,我就特地找了一個晚上,與他們到一間沒有燈火、正在裝修的吉屋進行黑夜探險。
為了讓他們的探險經歷更真實,我更特地作了個簡報,教導他們運用手電筒及頭燈的技巧與禮儀,更提醒了他們屋子內潛藏的各項危機及其安全的守則。小朋友們都額外留神,生怕遺忘了其中一項半項,會影響了他們挑戰的成功。他們興奮之餘,亦十分克制,這是在平日甚少見到的。
黑夜探險接着便開始,但竟然由平日膽子較小的老二作先鋒,我也發覺他一拿着手電筒便已經有轉變,他較平日沉實,收起了輕率的嘴臉,帶着戰兢的心情,向着黑漆漆的各個房間進發。老大則十分留意每一個地方的仔細之處,例如:房子裏掛着的衫遠多於褲子;有數盆水在三樓,而地下沒有;洗手間的廁盆及浴缸的位置與自己家不同;廚房為開放式設計,難找位置再放雪櫃與洗衣機等,這些發現,除了第一項可以直接觀察外,其餘皆是他自己從空蕩蕩的房子中構想出來的,可見其思考的縝密。老三雖沒甚麼大發現,不過我見到他開始肯聽指令,也堅持至最尾,而且從他的表情,也知道他一直都享受着這過程。
這個黑夜探險雖然只是十數分鐘,當中沒有甚麼險可以冒,比我的歷險旅程還差上十萬八千里,但對小朋友來說,則是難能可貴的經歷,除了有着對自己不同的新發現外,他們更有過真實探險的經歷,也肯定能在往後更容易面對人生的大冒險。
親子小點子──公園玩大石頭
與小朋友遊玩,其實不止於遊樂場裏的滑梯或是鞦韆,在公園的大石頭便已經可以有多個玩法。小朋友能安全的爬上爬下,便是第一步;讓他們從大石上跳下,作個體操體動員舉手的完成動作,也已經可以拍上好幾段短片;再來個立定跳遠比賽,放一塊落葉在地下作目標,由石上跳到地下,能準繩地踏到目標者為勝,這個挑戰連父母也可以盡興;能力高點的小朋友可以設計一條路線,繞經及跨過不同石頭,作越野跑,肯定他們回家後可大睡一餐!
帶小朋友去玩,若能放下身份,與子女們玩個癲癲的,定必能增進親子關係,及後要教、要鬧也較容易接受噢!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
編輯:謝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