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角度來看,所謂節慶賀歲大片,不管誰主演,都淪為「特技」的配角。
像梁朝偉的《捉妖記2》,老是跟空氣、模型做對手戲。每有妖怪場面,人人沒有交流憑空想像,重金成就了兩部兒童片。
《西遊記女兒國》三句話就講完,故事格局小、丫鬟扮女王,卻弄成如此大陣仗的特技片,明明四師徒擔戲,為了烘托儍白甜愛唐僧,齊天大聖只能與惡女和變態佬配戲,真委屈。為填空檔硬插副線:「國師」(梁詠琪演)愛上了一條河,而那河神是不男不女平胸假面的特技版林志玲,搞到天翻地覆,林根本毋須上陣,梁更悽慘,那個髮線後移的怪異造型,不忍卒睹──但片末已預告下回拍火焰山了。
大陸票房再不濟都是X億、十X億、X十億計,口碑下滑,特技喧賓奪主,這條仍是財路,但為什麼不好好說故事,令人有一點感動?
有一部《妖貓傳》沒看上,因香港只上幾日(收22萬)已下片。在日本遇到,也沒看,它改名《空海》,電影在寺廟宣傳,很多老人以為是遣唐僧空海的奮鬥史便去看了,誰知是黑貓復仇的特技片,都看不懂,惱得向兒子孫子訴苦,年輕人放上網了,笑死!
目前,我想看《1987:逆權公民》,和《紅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