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個書包嚇一嚇波叔。
波叔,傳媒引用古代先賢智慧評價預算案,來來去去都是用《論語》的「不患寡患不均」,你都聽得厭,今天我來和你玩個新花樣,「你不是韓信」。
對,你波叔不是韓信。典故是甚麼呢?
話說劉邦要和項羽爭天下,中間得到大將之才韓信。劉邦問韓信,自己可以帶領幾多兵馬。韓信說劉可以帶十萬。劉邦很滿意,追問韓信「你又可以帶多少」。韓信答:「多多益善」。換言之,韓信帶兵能力出眾,愈多兵他愈能成功帶領。相比之下,劉邦不行,頂多帶十萬,多了反而會混亂出事。
以古為鑑,可以知今,財爺波叔很明顯不是韓信,1300幾億的龐大財政盈餘對波叔來說,完全不是享受而只是難受。因為再講一次,波叔不是韓信,財政盈餘不能多多益善,你看他操盤替香港理財,便搞出許多大笑話。
波叔堅持不肯派錢,我估背後原因好簡單,怕被嘲諷自己無料到,香港澳門化,結果他自己分錢,更加坐實,佢真係無料到。
為甚麼要派錢?打個比喻,公司賺大錢,員工最希望甚麼?當然是雙糧花紅加人工。如果公司把盈利分配妥當,針對員工需求來增添設備,譬如更新電腦、提供像Google般的遊樂空間,即使不能出花紅,員工條氣都順啲,起碼公司盈利自己有份受惠。
但如果公司胡亂花費,只是買缸風水金魚、招財貔貅,獎勵中高層員工旅遊等等,你作為打工仔,會否也衝口而出:「回水啦!直接出花紅俾我地好過等你安排啦!」
波叔不是韓信,不懂如何分配巨大財富,所以還會出現「關愛基金」執漏的笑話一則,而考生最大壓力應該不是「考試費」而是「考試」,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