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運動的長遠目標就是在香港建立起民主社會,要達到這目標就得設定策略,而成功的策略,除了應對短期的需要外,必須還包括長、中期的考慮。除了由現在開始去構思怎樣才能一步步向前達到終極目標,也可反過來,由最終的目標反方向一步步倒轉去想怎樣做才能達到目標。
要能達成民主運動的長遠目標,按現在政治情況去判斷,只有兩個可能。一是中共改變對港政策,二是中共極權政權不再存在。要中共改變對港政策,一是它管治全國的政策有改,另一是整體格局不變,但或是因香港內部產生的壓力,或是受國際社會的壓力而改,但兩者的可能性應都不太大。若中共本身進行政治改革進行民主化,那麼香港能實行民主的機會自然很大,但問題是怎樣才能令中共這樣做。若中共極權政權基於某些原因而結束,中國出現新的民主政權,那香港也有機會達成民主化。但同樣,關鍵問題是怎樣才能令中共極權政權結束及在之後能在中國出現新的民主政權。
無論是要令中共自行進行民主改革,或是令中共極權政權結束,香港民主運動能直接做的並不多,因一個政權,只有它本身的人民才能改變得到。單純靠香港人民去推動香港民主,那並不能改變中國大陸的政體,因香港民主運動並不是直接推動中國民主化。惟有中國社會出現民主運動,才有機會迫使中共進行民主化或結束中共的極權統治,令中國有機會出現新的民主政權。
也是說,香港民主運動要成功,與中國民主運動是分不開。不認清這點,香港民主運動,無論是以哪種形態推動,成功機會都是極微。但這不是說要把香港民主運動變成中國民主運動,而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長遠策略是要促使中國民主運動形成。當然中國民主運動會否在中國出現,受很多因素影響,而香港能發揮的作用也未必是關鍵的,甚至是微乎其微,但我相信香港民主運動仍可發揮一些作用。在整個中國大陸,經過幾十年的中共極權統治,惟有香港這小小的地方,因着歷史的原因,仍能保留着一點點民主、法治、人權的思想,且在過去幾年,在壓迫下反變得更加堅定。
香港民運應對內地發揮影響
一個民主運動能否形成並能最終成功改變現有制度及建立起民主制度,公民意識及公民社會都是關鍵。要促使中國大陸人民意識到現有制度是不民主並要求改變,及公民之間能組織起來去推動這共同目標,香港民主運動或可發揮以下作用:
一、影響,每年有不少內地人來到香港旅遊、探親、升學及工作,他們在香港有機會接觸到民主、法治、人權等資訊,因這些東西在香港仍可公開取得。香港民主運動可有系統地發放這些方面的資訊,以各種方式影響內地人,令他們擁抱這些價值。
二、培育,要使民主、法治、人權的思潮能在內地茁壯成長,還需小心培育,讓受影響的內地人可以更有機地連結起來,在中國民間建立起推動民主的公民組織。香港民運可以為這些組織及成員提供支援、訓練及保護。
或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香港不少民主派人士已在做着上述兩方面的工作,現在只是更加認清這些工作,不只是為了中國的民主發展,而是對香港本身的民主化也是極之重要。經過三十多年,香港民主運動應還可以為中國民主運動發揮其他更大的作用。
三、示範,爭取民主不需等到成功了才實踐的,而是在爭取的過程中,就可以按着民主精神去組織公民社會中的力量。在面對強力的打壓,這可能更加重要。香港民主運動可以向內地希望爭取民主的朋友示範如何實踐民主。
四、啟發,透過香港民主運動努力按着民主精神去爭取民主,或能啟發內地認同民主的朋友,發展能配合中國內地實際情況的民主運動。這也未必只是單向的,也可以是雙向的,香港民主運動也可能受到啟發。
怎樣在香港按着民主精神,建立起民主運動本身的民主體制,不屈不撓地繼續爭取香港的民主,應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中期策略目標。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