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要敢冒險看醫生 - 林夕

感冒,要敢冒險看醫生 - 林夕

流感比韓流什麼流都要流行,而且看形勢只會一直看漲,韓流退潮也沒機會有流感過去的一天。身邊朋友也是輪流感冒,有一位非到上吐下瀉,有可能感冒菌或病毒入腸胃的地步,不去求診。以前會覺得太不自愛,現在很明白,只要去過公立醫院求診,那種架勢那個場面,我們常常說,本來只是傷風,等那麼久就變感冒,本來普通感冒,即使戴上口罩,一不小心就變流感。
有一名被土地供應與人口無限膨脹問題,被逼遷到深圳的朋友,感冒不敢在深圳看醫生,聽他說在那裏看病只會得到抗生素打點滴,不知是否還有別的選擇,不然深圳人感冒了難道都要過關來香港看病?被逼遷朋友銀両不足,但也不敢去公立醫院,於是看私家醫生,也要輪候,那天他說很幸運,排第十二,個多小時連取藥就完事了。可是感冒最磨人是腰酸骨痛,擠在小小診所裏口罩對口罩也很難受,好不容易拿到的藥,也不外乎得到一批吃到變成老相識的藥,結果看完了病得更嚴重。
經此一嚇,我的小傷風感冒更不敢冒險,只能吃成藥撐着,有半專業人士跟我說,成藥不算是藥,要醫生署方的藥才有效。鬼唔知咩,之前想去看私立醫院門診,探子回報也是人滿為患。算了,成藥止痛止咳止鼻水成分,據經驗,只比醫生開的弱一點慢一點,吃了再看。此刻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早前去日本必買某品牌的藥散,還有大批坐飛機買回來,送禮自奉深受歡迎,過來人都說功效卓著,現在也終於可以在診所之外買到。此刻,也從未如此希望坊間能買到醫生署方藥,反正去看醫生,循例用聽筒按胸腔聽聽,張開口啊啊啊三聲,完事,下一位。必開的藥不離那幾種,跟疫苗爭議一樣,因為不懂也不敢多說,總覺得能開放到在坊間買得到就省事了。
公立醫療系統當然比感冒病人更難撐下去,別說床位供應,僅僅急診室,如果不是斷手腳急性中風,最常要輪候八小時,都轉過去門診,本來比較快也變比較慢。食衞局長寄望實施自願醫保計畫,預算有一百萬人參加,那麼私家診所本來比較快,也一樣變更慢,怎麼辦?病人保證只會越來越多,增加醫療預算永遠趕不上病人增長速度,也來不及培養醫護人才,修例開放非英聯邦資格醫生,引進國際人才?哪裏的人才?內地醫生不算國際,若都來港行醫,我深圳朋友又何必要過羅湖關口,堅持熬着病軀在港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