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冬春轉季,到處也是濕漉漉的,很不自在。以為天灰灰令你心情不好,實際上從中醫學角度看,濕氣重時水向下行,如近日的天氣做成外濕,人就很容易累;同時五臟六腑排不了水引致內濕,人就易水腫。
起身時不防看看自己的舌,舌部有厚舌苔即是身體濕重的信號。再仔細一點,如舌苔呈白色剛代表你是寒濕,黃色則屬濕熱。濕氣會阻礙上身氣血運行,讓人很容易就感到頭重重及頭暈,甚至四肢有痠重感或令大便偏粘爛,所以不要輕視「濕氣」二字。 那如何做到不怕潮濕?除了開動抽濕機外,也要記住身體的抗濕大法。參考註冊中醫師張慧敏的建議,要防濕重,除了避免吃生冷食物和甜食外,以下「加濕陷阱」也要少吃,包括芒果、啤酒、柑桔和牛奶。而煮食時加入以下常見食材,如薑、 蔥和陳皮就有助袪濕。大家學會了,便小心注意飲食,就能輕鬆渡過「最濕」的季節。
記者:張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