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林鄭應找數回水(添馬男) - 添馬男

為何林鄭應找數回水
(添馬男) - 添馬男

邊個會估到政府千三億破紀錄盈餘,最後演變成一場政治信任危機。
林鄭相信今次預算案是催谷民望工程,但𠵱家剛好相反變成催命符。首先呢一切源於過去半年目中無港人的管治作風,以為背後只要有習近平支持,就可以膽大妄為,利用蜜月期去執行中共政治任務,閹割立法會權力、釋法、DQ周庭、鄭若驊僭建、追殺青年學生,為討好中共而欠下港人大筆政治債,民望大跌,造成任何小事在現政府手上均會化大。即使在派錢問題上泛民已非壓力點,由於林鄭北京奴才政治形象已經成型,觸發香港人政治不信任,變成市民發爛渣,要求還錢於民,好過被紅色政府官員輸送利益。

董建華大躍進路線復活

第二層不信任是施政能力,上屆梁振英成個政府獨沽一味盲搶地,一事無成,公屋輪候由曾蔭權三年變成𠵱家五年,私樓價格越打擊越飛升,加上監察不力,基建超支嚴重,已經達天文數字過千億。最大鑊係市民生活質素倒退,鐵路系統超負荷、公共醫療系統瀕崩潰、醫療失誤已成家常便飯、自由行超負荷、人口老化問題一直冇決心處理、退保問題拒絕接受民意。每個市民不論藍絲黃絲,都感覺到政府越富有,生活質素卻越倒退的巨大落差。政府無心解決難題,反而走精面做小恩小惠形象工程,結果由討厭變成憤怒。一萬張海洋公園免費飛、DSE免考試費本屬小事一宗,本身冇乜損害市民利益,點解會引起民憤?以林鄭月娥之政治智慧,會諉過於刁民心態,但實際係市民借題發揮,表達對政府官員反智無能、亂嚟欠政策理性及生活質素不斷倒退的不滿,大家心態是橫掂劏房波都係亂嚟,不如回水買ipad、去日本旅行好過,起碼自己開心。正如後生仔點儲錢都買唔起樓,不如去北海道玩好過。
第三層不信任是無限復活董建華,林鄭大力推銷施政新理念、理財新哲學,揭穿是呃人口號。九七至今廿年,一直存在兩條路線:老董大有為科技大躍進計劃經濟、港英公務員小政府大市場,廿年下來,老董式計劃經濟終於在林鄭呢位政務官出身之紅色政客手上復活兼發揚光大,而港英理財哲學隨住曾俊華競選失敗淡出政壇而壽終正寢。創科夢根本就係另一頭大白象,而且仲係大規模利益輸送。曾俊華兩度力抗到底,第一次是董朝出任工商科技局局長,反對為吸引晶圓製造企業漢鼎集團來港,給予土地、稅務優惠外,並批准輸入外勞。第二次是梁振英任內當財政司,反對大灑金錢資助創科企業。今日政府內部再無制衡可言,陳茂波是奴才的奴才,對林鄭唯命是從。於是老董式施政全面借屍還魂,由舊部羅范椒芬掌控百億資助,五百億創科大躍進正式上馬!
老董pet project香港科學園於2004年落成,成立目標為「透過發展重點科技領域,包括電子、資訊及通訊科技、綠色科技、生物醫療、新物料及精密工程,帶領香港成為地區的創新及科技樞紐。」科學園曾幾何時好重視招攬知名科技公司落戶。根據《蘋果日報》2012年調查發現當年科學園為「省招牌」而引入的跨國科研集團,很多根本只剩下空殼,完全是「零科研,零生產力」的寫字樓。至於數碼港變成偷情聖地,同創科無關,創科基金撥款資助一事無成,比審計處力插冇王管。香港近年揚名國際之創科Start-up,曾獲政府部門授予獎項,是全球笑話、人人喊打走數的「智能咖啡機兄弟」。
郭家麒、楊岳橋、余若薇仍然唔知民情,以為派錢屬反智、民粹,當政府唔再代表香港人利益,唔使問責,議會冇監察權力、行政獨裁目中無人、創科新大白象項目上馬、利益集團瓜分香港人巨額公帑時,你竟然仲相信巨額盈餘應交畀一棚奴才政客為香港人投資未來?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