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知道? - 楊靜

真的不知道? - 楊靜

《經濟學人》封面一個問號:西方是怎麼把中國看錯的?躺在旁邊的紐約時報左邊專欄卻說,這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早就看到端倪。
在嘖嘖稱奇和雲淡風輕之間,它們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又在知不知道給誰看呢?我在倫敦尤斯頓車站的便利店門口躲避大雪,雜誌欄上習近平目無表情埋藏在黃色小報之中,和三十年一遇的英國大雪照片一起,看着趕車的人匆匆走過,沒人特別留意他。閘口站幾個發抖的女人,把免費報紙捲成一疊遞給行人,大約一半人接過來夾在腋下,封面是王室婚訊。
經歷過佔中,又旁觀過特朗普選戰,我常好奇新聞是寫給誰看的。
在博士班,研究中國的政治學者常把學刊和時報文章群發傳閱。內容常見常新,無非是中國在非洲又下一城,來勢洶洶,要不就是言論自由又惡化,證據請看這裏那裏。可隔一層樓,做日本研究的同學就隔了山,研究機器人工業的博士十分不解:「普京這樣做,埃爾多安也這樣做,習近平做不是很正常嗎?而中國算是大國裏最清醒的那個,沒什麼了不起。」
出了學界、傳媒界,普通人也對中國頗有知識,雖然多半可能是被迫,倫敦朋友和我說:「BBC對中國着迷,今天五條明天五條,我不想看,可是沒辦法。」
這麼多新聞,這麼多記者,看了這麼多年,怎麼還都看錯呢?這固然有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更不必說中國對外媒設置無數屏障。但也有媒體某種程度的套路,關於中國的敍事早已有定式,用美歐的普世標準前來衡量一番,就此批評、諷刺、擔憂,循環往復。讀這樣的新聞,信息增量很少,但有助安全感提高:啊,中國居然這樣!對,真是可惡!
確認惡人是惡人之後,心弦放鬆,畢竟邪不壓正,勝利總會來臨。不知這算不算是精神勝利法,就好像兩岸三地看到修憲的反應,先是一驚,然後奇思妙想寫些指桑罵槐的笑話,然後關掉新聞繼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