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圖)在國內和政府內部爭議聲中,前天突然宣佈將對進口鋼鋁徵重稅。特朗普矛頭一直指向中國,但對於會否波及其他貿易夥伴說得不清不楚,歐盟和加拿大都威脅會報復,令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特朗普昨日在社交網推文,豪言「貿易戰很好,容易取勝」。
特朗普前天召集一批鋼鋁業高層到白宮,對他們表示他下周將正式宣佈對進口美國鋼材和鋁材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並稱這關稅將維持「一段長時間」,但沒表明加拿大、南韓等美國盟友是否獲豁免。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指徵關稅的細節仍待敲定,下周正式公佈前不作評論。
以國家安全為理據徵稅
特朗普一直指中國等國家以「不公平」貿易手段傾銷鋼鋁,打爛本土鋼鋁工人飯碗。他向業界人士說:「過去幾十年容許這種事發生是可恥,真的可恥……當我國不能再生產鋁鋼,就國不成國……你們過了這麼久將首次得到保護,你們可以重建行業,我要求的就是這一點,你們必須重建行業。」
行業興衰是就業經濟問題,特朗普徵關稅卻是以國家安全為理據,並出動甚少引用的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該條款授權總統以國安威脅為由限制進口和徵收無法定上限的關稅。商務部去年4月受命向鋼鋁啟動「232」調查,今年1月在調查報告指進口鋼鋁確有威脅國家安全,如一種製造軍機用鋁合金,現在美國只有一間公司生產。
按法律程序,下月中才是宣佈回應措施限期,但特朗普前天就宣佈,令外界頗感意外。商務部報告建議三種回應方案,分別是對所有進口鋼鋁徵收關稅,對部份經濟體鋼鋁徵重稅和對其他經濟體實施進口配額,以及對所有經濟體實施鋼鋁進口配額。特朗普的說法看來屬第一種,且稅率高於商務部建議向鋼鋁分別徵收24%和7.7%關稅。
特朗普對「不公平」貿易問題,說得最多是中國,但這次出招疑誤中副車。去年對美出口最多鋼鐵國家,分別是加拿大、巴西、南韓、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對美出口最多鋁材國家,依次是加拿大、俄羅斯、阿聯酋、中國和巴林。
加國歐盟揚言必「回應」
加拿大指如鋼鋁出口美國受限,必有「回應措施」保護其貿易利益和工人,歐盟亦揚言會「堅定回應」,巴西表示會考慮以關稅回應,德國表示歐盟要有堅決回應之餘要避免貿易戰。南韓、日本希望美國澄清細節,澳洲則表示相信其鋼鋁可豁免徵關稅。中國之前威脅會限制進口美國大豆,外交部昨表示如各國都跟從美國做法,將損害全球貿易,呼籲美國在「使用貿易保護工具上,應加以克制」。特朗普昨日在Twitter推文說:「當一個國家跟其他國家做生意往往都要虧蝕數以十億美元時,貿易戰很好,容易取勝。」
美國和各國自1940年代末都致力減少貿易壁壘,以免重現1930年代大蕭條局面,亦相信自由貿易可令所有國家受益,特朗普的做法扭轉過去70年大勢。分析指會否觸發貿易戰本身才是全球貿易經濟最大危險所在,這種不明朗令各國股市急挫。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